【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红色基因焕发新时代新光芒
内蒙古新闻网 19-09-25 11:5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诞生地,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早实践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自治运动的伟大创新实践中,兴安各族人民形成了一心向党、对党忠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建强各级党组织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色基因焕发新时代新光芒

  进入新时代,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兴安各族人民坚定不移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发扬光荣革命传统,以建设从严治党阳光区为工作抓手,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深化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坚持阳光领航,持之以恒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坚决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盟委制定出台关于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启动开展“戴党徽亮身份,争做合格党员”“党员承诺践诺”等一系列活动,创新建立党员干部政治健康档案和政治生活档案,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各项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自觉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认真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学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坚持阳光用人,持之以恒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决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敢于打破常规,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注重从基层一线、打好“三大攻坚战”、破解“三大难题”、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主战场培养、考察、识别、选用干部,树立靠实干赢口碑、以业绩论英雄、按贡献排位次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发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加大领导班子专业化配备力度,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

  2017年和2018年,兴安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干部满意度连续两年排名全区第一。在全区率先制定出台《关爱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若干措施》《关于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创新开展“清风干部”评定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干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净化了地区政治生态,全盟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竞相发展、不甘落后、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和发展态势。

  坚持阳光固本,持之以恒夯实党的基层基础。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推进“北疆先锋”工程,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巩固提升年”活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提升。近年来,全盟涌现出了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党委、乌兰浩特市铁西街钢化社区党委、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兴科社区党委等一批全国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去年,乌兰浩特市被中组部确定为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

  坚持阳光肃纪,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严惩腐败行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重拳整治“四风”“四官”问题,旗帜鲜明鼓励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委部署要求,着力打好四位一体“组合拳”,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前不久,全区纪检监察暨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工作会议在兴安盟召开,对兴安盟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激励和鞭策作用。扎实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雁过拔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定不移惩贪治腐,持续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注重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完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反腐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党风政风持续向好,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正在全面形成,为全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责任编辑: 孙静华]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