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里的党史文物“大”展
内蒙古新闻网 21-07-07 15:51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这里有1919年5月集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有1938年7月1日刊登了《论持久战》的《解放》杂志,有见证抗战胜利的1945年9月3日的《新华日报》,有见证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1970年4月26日的《光明日报》……

  在宁夏盐池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展”上,100件珍贵展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历程。一个小县城如何能够汇集如此多的珍贵展品?这得益于“80后”党史爱好者左新德。

  主题展展出的《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和《共产党》月刊(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许晋豫摄

  “盐池县是革命老区,我在高中时就喜欢历史。在有了一些积蓄后,我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各地收集购买各种党史资料和文物,目前收集的各类藏品共有1000多件。很多人觉得我花大价钱收藏这些老物件有些不可理喻,而我却乐在其中。”左新德说。

  除了自己收集购买,左新德还和全国各地的党史爱好者交流各自的藏品。展出的《新中华报》、陕甘宁边区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等都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党史爱好者。通过相互交流,让更多的党史资料和文物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的人直观地了解、学习党的历史。

  “前段时间,我们借来了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虽然展出的时间不长,但能在一个小县城看到这样珍贵的党史文物实属不易。我们正是通过相互交流,不断更新展品,让主题展内容更加丰富。”左新德打开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黑胶唱片说,有时收藏到一些珍贵的党史文物很有成就感,也很享受。

  主题展展出的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黑胶唱片(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许晋豫摄

  一件件党史资料和文物还拉近了参观者与党史的距离,不少参观者对主题展丰富的展品感到惊讶,甚至逐字品读展品上的文字,和同行者分享自己的感受。主题展上1942年出版的《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除了本身的史料价值外,它所用的“马兰纸”还见证了大生产运动的那段历史。

  大生产运动期间,青年化学家华寿俊以边区随处可见的马兰草为原料造出“马兰纸”,有效解决了陕甘宁边区纸张短缺的问题。左新德说,“马兰纸”印刷适应性差,纸张不仅厚薄不匀还有残洞,由它印刷装订的书籍并不是那么精美,但这恰恰反映出我们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主题展展出的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许晋豫摄

  主题展自5月下旬开办以来,逾5万人次入场参观,展览还将持续到今年年底。盐池县博物馆馆长王生岩说:“我们现有的展览主要介绍盐池县的革命历史,全国性的党史资料、文物较少。主题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展陈,许多难得一见的展品也让参观者大开眼界,让小县城的党史学习教育办出了新意。”记者许晋豫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