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内蒙古日报社重磅推出系列特刊【开创未来篇】②
内蒙古新闻网 21-07-20 23:0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篇】

——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解读】启航新征程,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出发

张海燕

  美好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是对中国人民共同价值目标的高度概括。马克思主义者深知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美好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并明确把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是关于现实的人的“生产生活”的辩证法,共产主义内在地要求生产力高度发达、交往在世界范围中不断拓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些要求既是对未来社会美好生活的展望,又是对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共创美好生活的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也就在事实上将美好生活这个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诉求作为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唯物史观的“美好生活”是一个总体性范畴,蕴含了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生活等多方面的内涵。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可以概括包括物质生活富裕安康、政治生活文明有序、社会生活安定和谐、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人民身心健康在内的系统性价值诉求。美好生活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美好生活的经济基础,政治生活文明有序是美好生活的政治保障,美好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共建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的显著表征。

  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现在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全体人民全力奋斗出来的。一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风雨征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蜕变,中国人民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到处都是生机活力,到处都是奋发图强,到处都是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力军。可见,能否实现人民力量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人民在共同目标下的联合。而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人民力量勃发的关键在于党的组织和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在党的引领下,中国人民才能继续共同建设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不怕牺牲的自我革命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践行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用行动谱写的延安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谱系已深植于党员心中。

  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就是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原因在于党与中国人民的血肉联系,在于其深入骨髓的群众史观。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无数党员呕心沥血,就是为了引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充分信任,将自己的理论公之于众,让人民群众充分理解、认同、参与,带领人民共建伟业。历史启迪未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争取美好生活的历史。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信任人民、依靠人民,这些绝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越来越强大、引领中国人民继续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之源。

  唯物史观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历史性、过程性范畴,这意味美好生活没有终点,百年仍是少年。第二个百年,中国共产党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奋楫扬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前行于百尺竿头、中流击水,任务千头万绪,挑战无处不在。脱贫之后如何走向共同富裕,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构建“健康社会”,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概言之,如何引领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继续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的千秋伟业,关键仍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的智慧和勇气,世界有目共睹。今日之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植根于人民之中,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具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的强大引领力、感召力和行动力,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取得了人民的充分信任,能够团结带领中国共同奋斗、共建美好生活。

  “十四五”规划已经擘画了更加美好的新篇章。亮丽内蒙古,既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是各民族团结共建、共同繁荣的“模范自治区”。内蒙古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继续在“美好生活”道路上奋进,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带领各族人民继续为美好生活奋斗的信念保障;加强党的组织和引领能力,最大程度地调动最广大人民的主体能动性,是各族人民共建美好生活的组织保障;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系统协调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方法论保障。

  今日之中国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到处是伟大的创造,到处是发自内心的幸福笑颜,“美好生活”通过中国人民都能真切感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展现。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引领、团结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人民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百姓心声】

凝聚起接续奋斗的强大合力

●讲述者: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库联乡大库联村驻村第一书记 孙利军

  2017年5月,我第一次踏上大库联村这个小村庄。那时,村子还戴着贫困村的帽子,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民收入低下,增收渠道不宽。

  跑成“泥腿子”,就能找到“金点子”。村子的田间地头、坡道梁湾,都留下了我和队员们一步步坚实的脚印。我牵头制定了大库联整村脱贫计划及每户贫困户具体的帮扶计划,健全帮扶工作台账,认真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在大库联乡率先实现了贫困户户档案、明白卡、扶贫手册的电子化,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抓党建聚民心促脱贫,大力发展产业,落实“点餐式”种养产业,推进“母羊银行”项目,改建“农家乐”项目,大库联村集农产品交易、仓储、修配、餐饮、休闲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渐渐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今年6月,我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既是荣誉也是鞭策,作为一名有24年党龄的党员,我将把“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牢牢记在心间,把脱贫攻坚精神转化为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人生在奋斗中散发光彩

●讲述者:兴安盟扎赉特旗鸿德乌鸡养殖孵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建钧

  我从小家庭贫困,小学学业是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下完成的。如今,我的人生在奋斗拼搏中散发光彩。

  几年前,看到国家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便萌生了利用农村闲置林地果园散养生态鸡的想法。2016年,我辞去深圳的工作,返乡创业,联合6户村民,流转了300亩杏树林地,成立了鸿德乌鸡养殖孵化专业合作社。

  我们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创新,现拥有“一种生态散养鸡舍”“中药养鸡”等5项国家级专利,减少了饲料投入成本,提高了效益。2019年,通过京蒙扶贫协作的平台,合作社成了北京市丰台区餐饮住宿行业协会荣誉会员单位,还签订了蛋禽订单。2021年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家级示范社”。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志愿者,一名返乡创业者,我将继续保持奋发进取精神,更加努力带领身边青年朋友们,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执着的追求,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赶上了好时代

●讲述者:乌海市海勃湾区退休职工 乔素云

  我今年已经81岁了,如今赶上了好时代。

  每天早晨,我都和86岁的老伴儿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湖畔走一走,身心舒畅,晚上也睡得香。有时候,我还和小区里的老伙伴们相约去乌海湖看看,那里水鸟云集、碧波荡漾,生态比前些年好得多了。这些年发展快,老百姓受惠多,有目共睹。

  我在1972年就入了党,已经有49年的党龄了。这么多年来,我深深感受到党的阳光雨露。不仅退休工资年年涨,还享受到高龄补贴,每月能领100元。出门坐公交都是免费的,偶尔有些头疼脑热,去医院看病也能通过医疗保险报销。

  现在,我和老伴儿身体挺好,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我和老伴儿还坐火车出门去看外地的重孙子,孙子坐飞机回来看我,交通真方便。我还学会了用微信,逢年过节给晚辈们发个红包,想念亲人们还能视频通话。看着这些变化,我对眼下的日子心满意足。

  前些天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我和老伴儿激动地睡不着觉。我们这代人经历过艰苦的日子,又赶上了如今的好日子,真是幸福而满足。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过上了做梦也想不到的好光景

●讲述者: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耗赖山乡大沙岱村脱贫户 张福英

  前些年,我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全家收入只能指望11亩旱地,妻子在家照顾3个孩子,没有收入。我一边种地一边打零工,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就是糊口。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一项项扶贫政策给我们带来新希望。

  我被安排在村里的公益岗位上,每月挣上了300元工资。孩子享受到教育扶贫的政策,上学不愁。我还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到离村不远的蘑菇厂打工,又多一份收入。还享受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解决没钱发展生产的问题。生活越来越好,我的干劲儿也越来越足,一口气流转了50亩地,进行旱改水后,亩产也增了不少。

  2015年,我家脱贫啦!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我家还能继续享受扶贫政策。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这样红火的光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雪茹)


[责任编辑: 杨晓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