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数字经济底座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
内蒙古新闻网  21-10-26 10:06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邮电报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揭示了新型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建设完善、强大、安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例来重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布实施了“宽带中国”战略等重大政策,“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持续优化,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全面完成,所有地级市均已建成光纤网络全覆盖的“光网城市”;4G网络覆盖城乡,5G网络加快发展,累计建成5G基站超100万个。如今,宽带网络正成为农民得心应手的“新农具”、山沟里孩子跨越数字鸿沟的“新桥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成为我们走出疫情阴霾的“新抓手”和解锁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的“新密码”。

  总体而言,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网络性能、计算能力、平台建设、融合应用迈上新台阶,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快建设好5G、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更要统筹布局,强化信息资源的深度整合,着力构建以宽带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计算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首先,进一步提升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幅员辽阔,虽然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但在室内覆盖、农村覆盖、专网覆盖、空天覆盖、海底光缆、跨境陆缆等一些特殊场景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下一步应大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互联架构,推进全光网络建设,全面部署IPv6,加快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发展卫星互联网,形成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1年,工信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推动千兆光网和5G用户加快发展,并让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竞争力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从宏观角度看,通过系统推进“双千兆”技术创新、网络建设和融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基础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服务“数字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可以进一步拉动有效投资,激发信息消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据中国信通院预测,5G建设可带来1.2万亿元左右的网络建设投资,并对信息消费起到促进作用,拉动8万亿元相关的信息消费和产出。

  其次,注重信息基础设施的高质量融合发展。在提升网络覆盖率、丰富覆盖场景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新技术、新网络间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我们应大力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优化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布局,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当前,在党中央的统筹布局下,工信部等部委和地方正努力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打造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区域大数据中心集群,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引导数据中心向高技术、高效能、低排放“两高一低”方向发展,并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计算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建设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大数据交易中心等设施,提升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发展高效协同的融合基础设施,加快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

  再者,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建设网络的同时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一方面,应不断健全行业网络和数据安全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度体系,保持安全监管体系持续创新拓展;另一方面,应注重网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体系的完备,保证电信网、公共互联网等基础通信网络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加速建设面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5G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体系,并持续增强保障能力,逐渐形成安全态势感知、威胁监测、应急处置一体化综合技术防范体系。

  相信随着融合基础网络的日益完善和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将快速打通,数字经济的无限潜能将不断被激发!


[责任编辑: 张睿]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