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头的“蒙学教育史”
内蒙古新闻网 21-11-22 15:59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刘清成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萨拉齐厅开始出现私塾,到20世纪20年代末,包头城乡私塾广布,甚而延伸到了相对落后的后山地区。百余年间,从私塾到私立新式学校,老包头的文化教育从落后走向开放,引领了一时风气。

  低级阶段的蒙学,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家文》为启蒙教材,教幼儿识字,灌输封建伦理(亦含为人处世的一般道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萨拉齐和包头设蒙养学堂,“延聘老成教习,学童收20名为定额,善读者送入小学堂,合格举送中学、大学堂”(《绥远将军贻谷札饬土默特兵户习文》),这是包头地区有文字记载的幼儿教育之发端。

  私塾有以下几种:一是声望较高、家境富裕的读书人,自己在家开馆办学任教,招收附近孩子上学。二是热心办学者主动筹办,让自家孩子和周围孩子一同上学,费用由其筹措。三是富裕大户独家聘师办学,培养自家子弟,费用自负。四是相邻三五户小康人家,协商聘师共同办学,费用各家分摊。不管哪种私塾,设备都较简陋,根据学生多少,置一两间屋子,炕上摆放孔子牌位和塾师使用桌子,桌上放文房四宝和戒尺。学生则各有一张做作业用小长方书柜。包头北郊“井坪”残疾人王华自学成才,于1938年在大水卜洞办起“育才私塾”,学生多达80余人,为当时包头最大的私塾。

  任教塾师,多为下架子(失业)记账先生、流散文人、落魄不第秀才,或举人、退役官吏、师爷等。私塾收费高低不等,一般蒙童交200文,后增至年交3~4元(银圆);到习作诗文时,升至8元以上。或按塾师学识、教学效果及学童家境等情况与塾师商定。此外,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和祀丁日,学童照例给先生送礼,春节送糕点、酒及羊腿之类,其他节日送糕点、瓜果等。

  包头无孔庙,以文昌庙代之,位于东河区文十字街,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始建,咸丰七年(1857年)扩建。庙址宽大,为汉式歇山建筑。供道教之神文昌帝君。

  塾师有自己“行社”组织“文昌社”。“文昌社”每年于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在文昌庙过会,会首由较有名望塾师轮流充任。过会演戏3天,花费由塾师布施和学生捐献。演戏头一天,礼仪隆重,塾师穿袍褂,率领学生进庙向各神像敬纸磕头。文昌庙前悬挂黄色旗封建时代以黄为尊,昭示这个组织较其他行社高贵。

  私塾学童既无定员,也无年龄限制。学童入学,例行一定仪式:第一天携带香纸、点心,向书房供奉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牌位”烧香、敬纸、磕头,之后再向先生磕头(叫敬纸),即是正式学生。以后每天上、下学时,照例向孔子诉讼圣位行礼,平时背书问答也要行礼。私塾没有寒暑假,除春节外,只有冬至放假1天。多数农村私塾,都以春冬农闲时上课,夏秋农忙时停课务农。

  私塾没有结业、毕业之说。学习内容一是读书,平民子弟一般只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富家子女则进而读《四书》《五经》等,以备继续深造。二是写字,先描红,后跳格,每日写一张仿。三是缀句,练习作文。有的私塾还开珠算,日伪时期还有教授算术课的。

  私塾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个别施教和教管合一的“学长制”,即由先生教会读书较多学生,再由他们辅导其他学生。“学长制”也用之于管理:先生不在时由大学长管理,大学长不在由二学长执管。先生对启蒙阶段学童,一律只要求背诵,不加讲解,以后逐渐指导对“对子”、写“联句”、作短文或诗。学生不分班级,不升留级,先生只根据学生情况分别教学。教授《四书》《五经》,主要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等或塾师自己讲解。这样师师相沿,照搬袭用,把儒家正统思想代代相传,缺少自己见解与新意。当年的塾师,虽人数众多,但学识渊博、教学有方、受学生欢迎爱戴者不多。在萨拉齐厅,有点名望的有潘恒、胡德升、赵英、武志学、樊汝济,在包头镇则有马庚培、张鸿模、贾子英、杜达陵等。

  亦有商家捐资办私塾的,具有公益性质。1840年后,包头成为西北地区商业集镇,商人和手工业工人子弟急需学习文化,遂由工商业组织“公行”在马号巷附近创办四所义学(指不收学费),有学生100多人。后因“公行”领导不力,义学仅存10年便停办。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堂,官府成立私塾改进会,想逐步改造私塾,纳入新学堂轨道,但无进展。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土默特官学讲堂在萨拉齐文昌庙西偏正房设立,六十佐领下拨送英俊孩童2名,由佐领以下官员内选派教习4名。

  清同治八年(1869年),萨拉齐厅创办育才书院。《萨拉齐县志》记载:“邑同知文山暨绅商李联香等,在筹办团防、建筑围堡经费搏节提出制钱六千串,发商生息,以七百二十串作为书院经费,呈上级批准,设立‘育才书院’,院址在城内关帝庙东。”萨拉齐厅同知文山任书院总监。创院之始,设备较为简陋,仅有教室3间,师生宿舍数间,小型操场1块,首届招生80多名,均为富家子弟,编为甲、乙、丙3个班。所授学科有《四书》《五经》等,修学期限4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同知清治呈准务觅地址,以六千串制钱作为迁院经费,将书院迁至城内大东街,改为蒙小两等学堂。因是萨拉齐最高学府,故时人称为“大学堂”。蒙学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写字、体操等,小学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历史、地理、自然、唱歌、图书、格致、体操等。光绪三十年(1904年)同知余宝滋呈准征收绒毛、渡口船筏等捐,“以增经费,添收学生”,修建斋室4排,供学生住宿,学生增加到100名。民国6年(1917年)改名为萨拉齐县高等小学校,即土默特右旗萨拉齐第一小学的前身。


[责任编辑: 韩伟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