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民族团结 在内蒙古永放光彩
内蒙古新闻网  17-10-04 23:0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对全区345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50名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袁永红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对内蒙古来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生活着蒙、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55个民族的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边防官兵在锡林郭勒盟东乌旗乌里雅斯太镇恩和吉日嘎郎 嘎查党员中心户孟克巴雅尔家和当地牧民一起看书学习。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建荃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民族工作纳入全区工作全局进行谋划部署,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蒙古语文事业,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权利,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发展。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蒙、藏民族牧民一同 关注全国两会。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包荭 摄

  各民族大团结,是全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五年来,我区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批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他们勤奋耕耘在少数民族地区,奉献祖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和满腔热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2500多万草原儿女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凝聚向心力、提振进取心、焕发精气神,弘扬“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让“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永放光彩。

全区唯一一所朝鲜族学校——兴安 盟乌兰浩特朝鲜族学校四年级学生表演 诗歌朗诵“我们快乐的成长”。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包荭 摄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 区多民族居民探讨妇女工作。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磊 摄

  截至 2017 年,全区累计下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35.86 亿元, 共实施了项目 7836 个,打造了 43 个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设 立了30个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制作试点。

目前,我区创建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兴安盟)和 19 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 步教育基地。

56 个民族的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 民族运动会圣火。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卿立 摄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包荭 通讯员 唐晓明)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举报指南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