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访谈】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赤峰篇章——访赤峰市委书记孟宪东
内蒙古新闻网 21-01-04 08:15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孟宪东(右)在敖汉旗丰收乡调研时到贫困户杨海贵家看望慰问。石铁鑫摄

  赤峰市松山区乌良苏景区。徐颖佳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后,赤峰市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规划建议》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在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彰显赤峰担当。

  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位要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努力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打好“三个一”组合拳,坚决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坚持“多规合一”,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区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搭建综合性空间规划信息平台,一张蓝图绘到底。打好“一组战役”,加强生态自然修复,开展扬尘污染防治、河湖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绿色矿山建设系列专项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守住“一条红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推动能源资源利用高效、绿色、安全发展,培育多元化特色“生态+”产业,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二是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目标,实施“改造、开发、培育”三大工程,持续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改造升级“老字号”,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化赋能,推动铅锌、铜铝、钢铁等资源型冶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煤化工、氟化工、生物化工等产业绿色转型,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深度开发“原字号”,实施“三增三优”“品牌塑造”工程,围绕肉牛、中药材、蔬菜、杂粮杂豆等原生态农畜产品,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深度开发草原、沙漠、森林、湖泊等旅游资源,打好“六张旅游王牌”,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大数据应用、通用航空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把城乡协调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要求,坚持“两手抓”,一体推进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一手抓产城融合发展。根据特色化、差异化定位打造产城融合功能区、产城融合先导区、产城融合优质服务集中区,切实解决“有城无市、城美业不兴”的问题。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一手抓乡村建设行动。按照“集聚提升一批、城郊融合一批、特色保护一批、搬迁撤并一批”的思路,抓好特色乡村建设,推进牧区现代化试点,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抓好“厕所革命”,让乡村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

  四是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坚持“内外兼修”,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修好“内功”,打造一流环境。强化法治、规则、契约意识,向深化改革要红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一流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打造投资洼地、服务高地。练好“外功”,提升开放水平。建设面向京津冀、环渤海的出市公路通道、中心城市200公里交通圈和“赤峰—通辽”高速铁路,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打造次临港经济区,尽快形成“深度融入京津冀,积极对接环渤海,全面参与大循环”的开放格局。

  五是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核心目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要求,聚焦民生重点推进“四个满意”工程,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打造人民满意的就业服务,突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和农牧民转移就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格局,构建以公办园为主体、普惠制民办园为补充、适龄儿童全覆盖的学前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赤峰学院创建赤峰大学,健全民族教育保障机制,推动民族教育健康发展。打造人民满意的健康事业,推进健康赤峰建设,健全覆盖全市、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有机衔接,打造全国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打造人民满意的平安环境,推进“平安赤峰”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是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障,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保驾护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抓班子、带队伍,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市县乡集中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凝聚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强大合力。抓作风、严纪律,加强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面对新形势、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赤峰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赤峰篇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塔娜

赤峰市:交出一份精彩答卷

  “十三五”期间,赤峰市全市上下团结一致、砥砺前行,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为民造福实际行动上,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就业创业、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亮点频出。

  现代化工业体系逐渐形成。为了实现工业经济集中、集约、集聚发展,赤峰市举全市之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一区四园”平台,形成了赤峰市东部工业经济走廊。东山工业园区作为这条经济带上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0多亿元,入园项目12个,预计总投资800亿元以上。这些项目达产后,产值预期超过1000亿元,带动就业3万余人、物流8000多万吨。同时,赤峰市将东山工业园和元宝山工业园规划为次临港产业区,开启“绿色草原与蓝色海洋相拥发展”大幕,世界采购、赤峰加工成为现实。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不断加大林草生态建设修复力度,加强林草生态保护,积极开展林草改革,为全市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空间。截至2019年末,全市森林面积45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78%。持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化林分改造修复、城乡绿化美化和通道绿化“五大生态建设工程”和高效丰产经济林、樟子松防护林、文冠果元宝枫木油料林、山杏沙棘低产低效林改造、沙化土地林草综合治理“五大基地”建设。率先制定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施煤烟型大气污染治理、工业废气稳定达标排放、扬尘污染控制3个专项工程。如今,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5年持续增加,去年达到342天。

  就业形式持续稳定向好。围绕促进就业、援企稳岗、提升技能等工作,制定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项政策及配套办法,形成坚固的就业促进政策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证明材料,优化申办流程,充分让群众享受到就业补贴政策。积极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依托重点产业、帮扶企业、扶贫车间、农业合作社等载体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倾力打造就业技能培训品牌,同时建立完善职业培训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审核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五年,赤峰市着力在拓宽致富门路、促进群众增收上下功夫、做文章,持续推广“三带一减”产业扶贫模式。全市建成基础设施完备、带贫减贫示范力强的各级各类扶贫产业园区200个,引进和培育扶贫龙头企业177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49个、家庭农牧场529个,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利用北京市京蒙扶贫协作资金,实施协作项目,深入开展人才技术交流,开创了全面帮扶、全域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着力营造“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舆论氛围,通过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形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思想从“等靠要”转变为“比脱帽”。

  截至2019年底,全市8个国贫县、2个区贫县整体摘帽,8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12.12%下降到0.28%,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十三五”以来,全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621元增加到2019年的9683元,年均增幅38.64%。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已达到脱贫标准。(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塔娜)


[责任编辑: 吴焕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