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守祖国北疆 共创美好生活——访锡林郭勒盟委委员、二连浩特市委书记刘志平
内蒙古新闻网 21-05-05 08:37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4月29日,锡林郭勒盟委委员、二连浩特市委书记刘志平接受采访时,以自己成长经历为例,深入浅出地解答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重要性。

  刘志平说,我是一名蒙古族干部,但从小就接触并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语言相通是一切沟通交流的基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学好多门语言,有利于让我们接触到更丰富更多元的世界,同时也能通过对比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掌握一门语言就多一次机会,特别是学好国家通用语言,不论是对少数民族就业创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是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都十分有利。我是1992年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法律系毕业的,毕业后先后在阿拉善盟发改委、团委、阿拉善右旗、阿拉善经信委和二连浩特市工作。从我学习和工作经历来看,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给予了极大帮助,我认识的很多少数民族朋友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业绩,这些都得益于从小学习和使用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近年来,二连浩特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成为“一带一路”北线的一个重要口岸枢纽。如今,这座北国边陲的口岸城市,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二连浩特口岸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一直是北方通关要道,久负“茶叶之路”和北方“丝绸之路”的盛名,是我国对蒙古国开放的最大公路、铁路口岸,也是实施向北开放战略的“黄金桥头堡”。

  从苍天般的阿拉善来到祖国向北开放的北大门——二连浩特工作后,有一件事给刘志平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他说:“我刚到二连浩特工作时,有干部给我讲,二连浩特市有一位叫萨娜的蒙古国老人,她在蒙古国时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为了让孙子和外甥女学好我国通用语言,放弃了蒙古国的工作,来二连浩特陪读并按揭贷款买下一套房子。现在很多蒙古国人希望通过中蒙友好合作改善生活,在蒙古国,学习中国国家通用语言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在二连浩特就读的蒙古国学生就达到840多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请问您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文化认同在实际工作推动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志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道出了我国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些都系统阐释了文化认同的深刻内涵。文化认同在实际工作推动中,起着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只有增强文化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守卫好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的殷切嘱托。那么,如何在现代化新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对此,刘志平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一方面,要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各族群众更好地融入二连、建设二连。另一方面,作为口岸城市,我们要围绕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口岸枢纽提升、内外循环联动、对外贸易倍增、产业优化培育、园区平台聚力、营商环境优化、改革创新突破、开放交流合作八项重点工程,实现近期通道保障能力、通关便利化水平、营商环境水平全面提升;中期“三个增强”即综合枢纽功能全面增强、经济转型水平全面增强、开放发展水平全面增强;远期打造口岸营商环境、制度创新先行和跨境合作交流示范标杆的目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责任编辑: 吴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