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物讲故事(14)】辽代鸡冠壶:在多民族文化交融淬炼中熠熠生辉
内蒙古新闻网 21-05-19 15:2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2021年3月5日)

白釉绿彩提梁鸡冠壶

  瓷,出于土,而炼就文明。经历淘、烧、踩、揉、晒、画、雕等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久经磨炼而成为器,最终浴火生变,呈现形态各异的样子。

  而它——鸡冠壶,是辽代瓷器中最特别的器型之一,不仅为我们了解辽代文明提供了一个窗口,而且是中华瓷器文化传承谱系上的重要符号。

  这些各式各样的鸡冠壶,式样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带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它们代表着辽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瓷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缩影。

绿釉塑猴提梁鸡冠壶

  便携皮囊转呈瓷质再现

绿釉划番草纹双孔鸡冠壶

  在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展厅,陈列着一个白瓷皮囊式鸡冠壶,它釉质细腻,色泽仿若羊脂白玉,器型保存非常完整。这件鸡冠壶和另一件褐釉皮囊式瓷鸡冠壶,均出土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耶律羽之墓。

  该墓葬出土的2件鸡冠壶都可谓上乘之作。白瓷皮囊式鸡冠壶形制为直流、半口形提梁、扁圆腹、平底,流底部装饰了一周圆凸梭线,正面腹径24厘米、侧面腹径22.5厘米、底径11.4厘米、高30.4厘米。褐釉皮囊式瓷鸡冠壶形制相同,尺寸有别,正面腹径24厘米、侧面腹径23.5厘米、底径10.8厘米、高28.8厘米。

  鸡冠壶以其顶部形状酷似鸡冠而得名,是辽代陶瓷的典型器物。辽瓷在我国陶瓷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造型可以分为中原式辽瓷和契丹式辽瓷两大类。中原式类型就是仿照中原地区的瓷器风格烧造出的产品,契丹式类型的瓷器则是依据契丹族使用的皮制和木制容器的样式烧造出的品种,鸡冠壶就是契丹式辽瓷的代表。

绿釉捏梁鸡冠壶

  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这是当时我国北方地区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耶律羽之是耶律阿保机的堂兄弟,曾跟随耶律阿保机平定当时的渤海国,设立附庸于大辽王朝的东丹国,后出任东丹国左相。

  契丹族最初以狩猎为生,后来开始放牧。他们很早就使用皮囊盛水装酒,皮囊携带方便,但也有缺陷:装在皮囊里的水和酒,时间长了容易变质。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据史料记载,皮囊这种器物传入中原地区以后,汉族的制瓷工匠模仿它的外形,烧制出鸡冠壶。仿皮囊的鸡冠壶既清洁又美观,长时间储存水和酒都不会变质,所以这种样态和皮囊很相似的瓷壶,也叫做皮囊壶。

  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告诉记者,耶律羽之墓出土的两件鸡冠壶,是来自定窑的“订制”瓷器。定窑是我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又因曲阳县古属直隶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

  鸡冠壶传到北方地区后,深受契丹族喜爱。于是,许多汉族工匠从中原来到北方,大量烧制鸡冠壶,中原的技艺与契丹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互相融合,使得鸡冠壶在辽的辖域流行开来。

斑斓釉色映射文化交融

绿釉刻云纹双孔带盖鸡冠壶

  辽政权历时209年。透过鸡冠壶的形制演化,可以清晰地看出契丹族从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步发展成为农业生产为主的生活方式的历程。

  “出土鸡冠壶形制的演变和壶体的装饰,反映了契丹族受汉文化影响逐渐转向定居生活的趋势。早期鸡冠壶器身矮小扁圆,随着契丹族受农耕文明影响的加深,鸡冠壶器形不断加高,仿皮囊式装饰风格也逐渐消失。”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展厅策展人郑承燕介绍。

  根据冯恩学、彭善国、杨晶等学者的研究,辽代鸡冠壶根据形态差异大致可以分为提梁与穿孔两种。穿孔式鸡冠壶非常适合骑马携带,上部的圆孔,用来系绳以悬挂在马背上,顶部的另一侧有一个细高的壶口,即使马匹奔跑,水也不容易洒出来。提梁式鸡冠壶美观大方,更适合在居室里摆放,适应了契丹族定居下来的需求,因而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

耶律羽之墓出土的褐釉皮囊式瓷鸡冠壶

  鸡冠壶外形的变化和辽代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公元1004年,北宋皇帝宋真宗和大辽萧太后缔结盟约,结束战争状态,并且开展贸易往来,互派使者。辽地经济从此进入最繁盛的时期,与中原两地的文化元素和生活方式互相影响、共同发展。这时的辽代制瓷业充分吸收北宋陶瓷的特点,其产品从最初的结实耐用转为精致纤巧、富贵华丽。

  “鸡冠壶器身高度的增加使其更适宜放置在桌案上,从侧面说明随着辽的南下以及与汉文化融合程度的加深,具有传统草原特色的鸡冠壶在形态上表现出更适宜定居生活的特征。”郑承燕告诉记者。

  从壶体的装饰上也可以看出鸡冠壶的变化。早期的鸡冠壶,仍然保留着皮囊的外形,有些鸡冠壶上,按照皮囊仿制的棱线和针脚都清晰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鸡冠壶上象征皮囊的装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汉地常见的卷草、花卉等刻划装饰,使得鸡冠壶变得更加精致,有的鸡冠壶上还贴塑了动物、人物造型,显得更为灵动。

 和谐共处促进万风归一

大 营 子 驸 马 墓出土白釉鸡冠壶

  1977年出土于小吉沟墓葬的绿釉塑猴鸡冠壶是辽代鸡冠壶的典型代表。它高30厘米,扁身平底,短管口,顶部有盖,盖的两旁有双孔鼻,鼻后装饰着一对顽皮的猴子,呈攀伏状,形象十分生动。

  猴子这种动物喜欢在温暖潮湿、绿色植被丰富的地区生活,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并不多见。居住于北方地区的契丹族所使用的鸡冠壶上,出现了猴子的造型,这说明中原文化已经渗透到契丹族的日常生活中。

  碰撞产生火花,交融创造新的色彩。鸡冠壶是契丹民族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极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风格鲜明的契丹族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却也像是一盘色彩艳丽的颜料,浸入到了汉文化当中。

  “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将存在于中国北方的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形态完美地结合与统一,结束了中国北方诸民族长期对抗纷争的无序状态。”陈永志说。契丹人所创造的辽文化是举世瞩目的,契丹社会多元汇聚的文化内涵与南北文化的互鉴融通,促进我国古代北方各民族万风归一的文化进步。

  “万国河山有燕赵,百年风气尚辽金”“涿州沙土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契丹民族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舞台上所展示的民族风采异常醒目,从“华夷同风”之绝唱,再到“我本丹东八叶花”的豪叹,无不证实契丹人所创造的文化,早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之中。记者院秀琴图/孔群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