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牛年话牛“市”——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内蒙古新闻网 21-05-31 10:30 【打印本页】 来源:通辽日报

  每逢1、4、7开集日,开鲁县雨田农畜交易市场内都是人声、牛声、车声鼎沸:这边,牛贩子们早早来到市场门口“抢位”,上午10点,集市大门打开,牛贩子们蜂拥而入,快速赶到各自的牛圈;那边,运牛车司机上演“抢车位”,技术熟练地将载满牛儿的货车停到“交易所”门口;这边,牛贩子们手里拿着赶牛棍,边吆喝边赶着牛到自家圈内,等待买家挑选;那边,运输车司机挂挡、加速,第一时间将车开走,给后来的车腾出空来……

  56岁的欧瑞福是雨田交易市场内的“常驻”卖家。老欧有20多年的养牛经验,2020年家里的牛场存栏440头牛。“这个牛市交易量好,环境也好,治安更是没得说,拿着钱在市场里走一点都不担心。”老欧家在开鲁县建华镇,对像他这样的开鲁县养牛户来说,雨田农畜交易市场就是开在家门口的活牛交易“便利店”:“这个牛市给我们扩大养殖规模提供了很大便利,有不少人都是依靠在这个牛市贩牛‘起家’的。”

  作为同行业中的翘楚,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雨田农畜交易市场的发展并非偶然——通辽作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国家黄牛储备基地、供港活牛基地,丰富的牛羊资源吸引了东北、华北、华南等省市区的贩牛老客儿,使得雨田农畜交易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东北活牛羊交易流通中心,市场的发展壮大又拉动了开鲁县乃至全市及周边地区牛羊养殖业的发展。经过这样不断地良性循环,该市场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越做越有优势,被市政府评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国务院农村农业部评为定点市场。

  “我养牛十几年了,一年得到这儿来十多次呢!我家的牛几乎都是这个市场上抓(购买)的,这个市场安全、环境好,牛的品质也有保障。”作为雨田农畜交易市场的老顾客,来自山东东营的张会庆就认准了通辽的肉牛,“这个市场牛的品种好,买回去育肥快,这次我来准备再抓100多头运回去。”

  张会庆认准了的牛可大有来头——

  我市黄牛品种改良已有60多年历史,先后培育出“科尔沁牛”“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肉用性能优异的中国西门塔尔牛成为当家品种,数量占到全市牛存栏的96%。作为全国肉牛育种领跑者,通辽有2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家国家级种公牛站,建成国家级肉牛种源基地。

  声名远播的通辽肉牛成为各地养殖户的首选,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养殖户到雨田农畜交易市场买牛,市场日上市活牛量1万头,成交量达60%。

  为提升交易能力和服务水平,该市场不断提升软硬件条件,经过几次升级改造后,目前市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实行一站式服务,市场内的“全球眼”监控系统和警务室,对治安和交易秩序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其中,活畜物流广场设有牛交易摊位2000个、羊交易摊位1000个,每个集日可满足2万头活牛和5万只活羊的交易需求,形成了基础设施完备、交易环境整洁、交易秩序良好、交易价格合理、配套服务齐全的大型活畜交易市场,交易环境达到了商务部规定的标准市场要求,被评为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市场。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一处市场、兴一批产业、拉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发展万头商品架子牛代养区建设和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尽快实现农畜产品年交易额达到200亿元的规模,拉动全县乃至周边地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在雨田农畜交易市场组建的开鲁县牛羊产业与电子交易及信息发布中心,经理吴志刚介绍了他们的发展思路和服务理念,“这个中心的宗旨就是为牛羊生产单位和专业户提供生产发展方向、饲养品种、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及科学防疫、科学养畜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实现与国内外牛羊交易信息共享。”

  除雨田农畜交易市场外,我市还有成峰牲畜交易市场、伊胡塔牛市等9个肉牛交易市场,活牛年交易规模200万头,交易额200亿元,辐射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初步构建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发展格局。同时,我市还建有集“牛交易”“牛金融”“牛服务”于一体的肉牛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活牛)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了活牛的网上交易,进一步健全了通辽肉牛交易流通体系。

  晌午时分,雨田农畜交易市场再度“沸腾”——

  现金交易数钱的声音混杂在牛贩子们赶牛上车的吆喝声中,一辆辆装满牛的运输车陆续驶出市场……

  “这车牛要运到哪里啊?”

  “育肥基地。”

  “基地在哪?”

  “就在开鲁,东风。”(记者 贾雪)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