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我难忘的地方
内蒙古新闻网 21-06-16 22:1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晓宇

  鄂尔多斯,矗立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淘尽历史的狂沙,跟着祖国前进的脚步,响应时代的号召,一步一步地走向各族人民向往的康庄大道。这条路,是一代又一代鄂尔多斯人共同搭建的,是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共同浇筑的,是各族人民心之向往的。

  鄂尔多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古老的人类文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和积累,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浓郁民族风格和自成体系的民族文化。人民团结友爱、共铸和谐,在日积月累中拥有了浓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局限于一个民族,弥漫在鄂尔多斯各族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的心间。

  2010年,我从江苏南通去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新街小学支教,面对的大多是蒙古族学生,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真是百感交集。一堂课结束后,我问大家听懂了没有,他们很大声地告诉我听懂了,我问他们对我有什么意见时,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害羞地摇摇头,说没有。我知道他们是有顾虑,不敢把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我没有再勉强他们,而是用蒙古语跟他们说了声再见,他们开心地笑了。

  还记得刚入冬的时候,不知是天气的原因还是自己没有注意保暖,早晨起床便觉得头疼得厉害,刚上完一节课就已无力支撑下去,浑身发冷,体温升高,不得不回宿舍休息。人在生病的时候是感情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思念自己亲人的时候。尤其是像我这种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又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的人,没有人照顾就觉得非常委屈。晚上正当我躺在床上觉得周身不适时,我的这些蒙古族学生来到了我的床前。他们很关切地问我身体怎么样了?哪里不舒服?还问我想吃什么。然后突然拿出来一个像脸盆那么大的馕来,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对我说,希望我吃了能快点好。我看着他们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个个关切的表情,一双双真诚的眼睛,我突然觉得好温暖,这是多么淳朴的情谊,多么纯真的心啊!

  两年的支教生活,让我深深体会到,鄂尔多斯以她广袤的胸襟包容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在这里交融,无论你来自哪里,鄂尔多斯都不会让你感到陌生和孤独。

  这里有北方的骄阳,温暖、明亮,照耀祖国的边陲;这里是鄂尔多斯,神秘、荒凉,但充满了热情与希望。只要你来,这阳光便会簇拥着你,温暖着你!

  多元的文化让鄂尔多斯这片土地多姿多彩,在鄂尔多斯各族人民勇于追梦的今天,我们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让这缤纷美好的生活继续。每一个鄂尔多斯人都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呵护民族团结之花,滋润民族团结之花,养育民族团结之花,使鄂尔多斯这个民族团结的大花园更加璀璨、更加绚烂、更加温馨、更加美丽。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