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内蒙古写下最苍劲的一笔!
内蒙古新闻网 21-07-07 16:3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一条蓝色激流

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北麓出发

开始了她漫长的旅程

途经川、青、甘三省交界地带

在广袤的草原上蜿蜒流转

  青海共和县龙羊峡

  随后,似是感觉到北方干旱少雨

  生命急需水源

  她赫然北上、劈开沙漠

  呈“几”字形绕经内蒙古

  滋润了广阔的田地

  引黄灌溉的河套灌区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她继续行进

  从晋陕大峡谷奔涌而出

  冲积出的平原

  成为华夏文明生息之地

  最终,她注入渤海

  临走前

  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造陆

  形成的三角洲

  是她给陆地留下的最后一份馈赠

山东东营出海口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

  她从青藏高原来

  激荡在祖国北方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身后留下了一个泱泱大国

  ——她是黄河

  中国人的“母亲河”

  盛夏时节

  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日报社主办的“畅游几字弯•感悟黄河魂”——全国主流媒体内蒙古行暨穿越G7大型采风活动启动,一群从祖国各地远道而来的记者朋友们共同将他们的笔触伸向广袤的内蒙古,他们因何而来又因何而聚?一切缘起那大自然神奇造就的黄河几字弯。

  黄河几字天下知

  却不知其最苍劲的一笔

  就横亘在内蒙古

  黄河几字弯—843千米

  虽然只是黄河总长度5464千米

  的七分之一

  但绝非黄河魅力的七分之一

  在诗人的咏叹里

  在百转千回的河曲臂弯里

  在无人机直冲云霄的广域视角里

  人们穷尽了对黄河几字弯的赞美

太极湾

  黄河几字弯之美

  是一种母性之美

  她对中华民族的哺育之恩

  几千年来各个民族围绕在内蒙古境内

  843公里长的黄河几字弯两侧

  演绎着大家庭交往交流交融的绚丽传奇

  记者团在三盛公水利枢纽进行采访

  黄河几字弯之美

  是一种文明之美

  萨拉乌苏古人类遗址与

  阴山山脉远古岩刻交相辉映

  包头城边燕赵古长城下胡服骑射的身影

  紧连着古城西安通向黄河岸边的秦直道

  古往今来

  这里积淀着历史的厚重

  散发着人文的光彩

  巴彦淖尔

  远古的呼唤虽已沉淀在历史深处

  但近在眼前的图景仍震撼人心

  记者团从辉腾锡勒草原荡马走过

  再坐游轮横穿准格尔黄河大峡谷

  从乌兰布和大漠悠扬的驼铃声中

  尽览乌海书城肆意挥毫的独特魅力

  八百里塞上江南巴彦淖尔并非尽头

  阿拉善那戈壁深处梦幻的风蚀峡谷

  才能真正让人体会到自然的无尽馈赠

 敖伦布拉格西部梦幻峡谷

  在饱览了内蒙古沿黄两岸神奇壮美的自然景观后,记者们纷纷惊呼“原来内蒙古竟然是这样!”正如《浙江交通旅游导报》沙凯迪所言:

  草原,并非一马平川。就像真实的内蒙古,拥有千面魅力,绿色只是内蒙古的底色,其壮丽多彩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黄河最北端有个几字湾

  九曲八百里塞外米粮川

  鸿雁北归还冰雪刚消散

  梨花遍地开水碧天更蓝

  蓝色是蓝天的颜色

  倒映在激流中

  代表着对未来憧憬的底色

  因水而生,因水而灵,因水而兴

  伴随一系列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探索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想已经在

  内蒙古大地落地生根

  山水林田湖草沙和谐共鸣曲

  奏出了动听的乐章

记者团探访包钢轨梁厂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黄河——这条精神的长河

  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

  深深融入人民的血脉之中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和谐发展之美不断涌现

  人们守望相助

  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它耕耘着传统富集了财富

  如今随着“让黄河成为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

  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蓝图已就

  它将再一次同中国精神发生的变革

  同频共振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之基下

  焕发蓬勃生机

  迢迢复兴路,熠熠民族魂

  蓝色激流乘着东风给予

  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蓬勃生机

  这将是一个走过漫长历史的古老民族

  心灵世界最壮丽的篇章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皇甫卫东 武峰 闫晨光 王林喜 陈玲 贾丕锐

  文案:钦柏

  视频:阿格玛钦柏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