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传统技艺·听融合故事①擂起龙灯鼓奋进新时代
内蒙古新闻网 21-08-15 22:4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看传统技艺·听融合故事①——擂起龙灯鼓奋进新时代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开栏的话】“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道出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版增设《看传统技艺·听融合故事》主打专栏,以我区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为聚焦点,讲述内蒙古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共同繁荣、传承发展的融合故事,激励全区各族各界、各行各业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在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篇章。

  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擎着青藏高原的云烟,携着黄土高坡的尘风,一路奔涌而来。上游的最后一条支流——大黑河,在托克托县河口村汇入黄河。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持续了两百余年的繁荣,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其中,龙灯鼓就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之一。

 “几股麻绳拧成一股”

  河口所在的托克托地区,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各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互相角逐的中间地带,也是各少数民族割据势力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这里背靠阴山,面向黄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肥水美,宜牧宜农。清代以来,河口逐渐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商铺林立,走西口的各路人马往来云集,最繁盛的时候,狭长的小镇一度容纳四五万人。

  商业的发达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随着商社、行社、同乡社等民间社团一同兴起的,还有河口的社火文化。社火表演包含各种杂戏、杂耍,河口龙灯鼓就是其中之一。

  龙灯鼓是为龙舞伴奏的打击乐,由鼓、铙、钹3种乐器组成,当地俗称“隆咚鼓”。

  河口是一个由移民聚居逐步发展起来的小镇,河口的龙灯鼓也同河口的居民结构一样,荟萃融合了晋、陕、冀、青、宁、内蒙古等地的民间艺术而逐渐成型,是山西威风锣鼓、陕西花鼓等多元文化元素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一种民间艺术。

  祖籍山西原平的马开雄今年54岁,是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口龙灯鼓的传承人,从14岁开始打鼓,到如今已经整整40个年头。马开雄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祖传的铁匠,沉浸于冶铁煅钢、浴火挥锤的节奏之余,对鼓乐也十分钟情。因为热爱,祖孙三代坚持擂鼓上百年,使河口龙灯鼓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就像麻绳一样,分成几股,最后到了一起、拧成了一股!”马开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向记者介绍起河口龙灯鼓的起源。

  相传,当地“吃河路饭”的行业如财大气粗的船东、长期从事漕运的人员共同兴办起了“兴隆社”,该社特制了两条大龙灯,龙头重达七八十斤,龙身长三丈余,由十二骨节和龙尾组成。一条龙头、龙皮为金黄色,人们称之为“火龙”;另一条龙头、龙皮为青白色,人们称之为“水龙”。舞龙时,需两三班人轮舞,每班十余人。特别是掌龙头的,必须是身材魁梧的壮汉才能舞个一两场。

  这两条龙体重身长型美,且制作时间较早,被人们尊称为“老龙”。每年元宵节活动时,水、火二龙轮流出演。伴奏龙舞的鼓曲就是龙灯鼓。

  河口因水而生,因水而兴。随着水运的衰微,河口的繁华渐渐落幕。然而龙灯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却保留了下来。

“耍得就是一种气势”

  河口的鼓手多出自当地一个叫做“贾圪卜”的地方,据推断可能与此处居民世代以捕鱼为生有关。这里的男子从七八岁开始就上船敲梆子打河网,敲梆子的作用是惊鱼入网。“慢慢地就敲出了鼓点韵律,练成了打鼓的童子功,噔噔噔,噔噔噔……”马开雄说着敲起桌子打起鼓点。

  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河口龙灯鼓在保持原谱的前提下,经过艺人们不断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创作出一套独特的打击技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音色和韵律。

  “我们现在一面鼓对应5个人,1个打鼓的,2个耍铙的,2个垫钹的。”马开雄介绍,龙灯鼓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鼓身内部会安装当地有名的铁匠盘打的铁条弹簧。“鼓点急促的时候,鼓槌敲在鼓皮上会发出‘嗡嗡’的颤音,我记忆当中是8根簧,后来有减到6根的、4根的,现在装簧的鼓越来越少了。”马开雄说。

  千锤打鼓,一锤定音。河口龙灯鼓的打击法是铙唱鼓和,钹击节拍。杨诚、杨子扬编著的《古镇河口》一书中介绍,河口龙灯鼓以铙为演奏中的导引,整个鼓曲的音响高低、节奏缓急、速度快慢、着力轻重,都取决于铙手的控制。铙手舞铙的手法疾巧多变,令人目不暇接。两合铙片,相迎互击,径尺之际,分为上下左右、里外边心等不同音区,不同音区各有相应的技法,或击或擦或推或拉或旋或掏,灵活敏捷、变幻莫测。鼓手双槌与铙密切应和,在鼓面的不同方位或击或敲或抹或磕,鼓点花样翻新,槌法起伏多变。钹手根据铙、鼓的音域需求,或缓或疾或高或低垫击节拍。铙、鼓、钹3件乐器浑然一体,丝丝入扣,时而声如轰雷,犹疾风暴雨倾天而降,时而轻缓昂扬,如和风细雨徐徐飘荡。这种“铙倡鼓应钹助势”的演奏方式,自然形成一种有问有答、有呼有应,紧凑和谐又跌宕起伏的气势,闻之令人欢欣鼓舞。

  “龙灯鼓耍的就是一种气势,像一些大型的开幕式,一些社火表演、婚嫁仪式等日常喜庆活动中,敲起龙灯鼓就给人一种振奋的感觉。”马开雄说。

 “因为热爱共同传承”

  黄河流域的人们淳朴温厚、刚毅不屈,热爱家乡、依恋故土,世世代代都烙印着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的鲜明印记,他们骨子里固有的剽悍勇敢、百折不挠,在河口龙灯鼓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百年来,河口龙灯鼓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2019年,马开雄自掏腰包成立了托克托县河口龙腾鼓队,这支30多人的队伍中,有60%的成员是女士。“都是女汉子,我们的队员们也都是因为热爱走到了一起,共同传承这个文化。”马开雄介绍,这支队伍因为对河口龙灯鼓的传承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数次受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表彰。

  今年38岁的刘娜是托克托县河口龙腾鼓队的队长,也是龙腾鼓队的第一名女队员。刘娜的老家在和林格尔,跟随丈夫务工来到托克托县,渐渐地喜欢上了河口龙灯鼓这种“有激情”的民间艺术。“我性格比较外向,爱唱歌爱跳舞,后来发现龙灯鼓既能强身健体,又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艺术形式,就更喜欢了。”刘娜说。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河口龙灯鼓绵延百年的秘诀。不限地域、不分性别、凭借一腔热爱就能学习和传承。

  时过境迁,与旧时相比,新时代背景下的龙灯鼓已然有了新的内涵,人们用龙灯鼓来歌颂我们如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龙灯鼓更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成为对故土乡愁的一种承载。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院秀琴 实习生 乌力更 图片由托克托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