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秋月色沐北疆:映照中华民族“同心圆”
内蒙古新闻网 21-09-12 19:3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望月。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孟和朝鲁摄

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摘自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年8月27日至28日)

开栏的话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过好这些传统节日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家园》版新开设《我们的节日》专栏,聚焦中华传统节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优秀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感知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讲述内蒙古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情感联结、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美丽故事。

  中秋节,代表着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深厚的历史底蕴,是精神家园的共同回归,凝聚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家国情结与文化精神。

中秋月圆。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孟和朝鲁摄

舌尖品中秋:迷人的内蒙古味道

  月至中秋分外圆。在这样的欢乐节、团圆节,自然少不了舌尖上的享受。

  中秋节,吃月饼。多数人心目中的月饼是酥皮里包裹各种馅料,可盐可甜,而倍受欢迎的“无馅月饼”可以说是内蒙古独有的美食——丰镇月饼。作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传统技艺,以隆盛庄月饼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丰镇月饼,独具魅力。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非遗名录”栏目中这样介绍“隆盛庄月饼制作技艺”——“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丰镇月饼颇有名气,而隆盛庄则是丰镇月饼的发源地。”其中所载的制作方法,更是令人惊叹。

  丰镇月饼“月亮”。《北方新报》记者牛天甲摄

  “传统的丰镇隆盛庄月饼没有馅儿。”如此“官宣”开门见山,主要配料为面粉、胡油、红糖和水,可加蜂蜜和冰糖调制。其制作方法是,先把胡油烧开后放凉;再将红糖加水后煮开,融化后放至温热;将配有一定比例小苏打的面粉过筛,使其更加细腻;把放凉的胡油倒入面粉中间,用手揉搓成絮状,然后一点点把温热的红糖水掺到面中和成面团;盖着面团醒发2小时左右,把面团分成剂子,在案板上压平、擀成圆形饼状后放入锅中,表皮上刷一层加有胡油的蜂蜜,文火翻烙,至月饼色泽鲜润、香气四散即可出锅。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隆盛庄的常三文、常四文兄弟俩传承其祖父常青的遗业,其制作的月饼口味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丰镇隆盛庄月饼以其传承历史悠久、材料配方讲究、制作工艺精湛、香酥可口,远销区内外,深受百姓的喜爱。去年中秋前夕,来自宝岛台湾的自媒体达人慕名走进乌兰察布,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峡飞虹”出品的《两岸新发现》视频节目录制,将“没有馅儿”的丰镇月饼介绍给台湾年轻人。这一轮从北疆大地升起的甜蜜“圆月”,拉近了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心。

  传统老月饼。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孟和朝鲁摄

  传统美食长久留香,新潮网红食品榜上也少不了内蒙古味道。中秋将近,一篇题为《康巴什文创雪糕又上新!这个中秋限定款,要趁冷吃》的网文迅速“刷屏”,向人们推荐一款网红“冰淇淋月饼”,时尚俏皮的推荐语特别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还在抱怨传统月饼不够新颖的小伙伴,快看看这款让无数网友一见钟情的冰淇淋究竟有什么魔力吧!”原来,这长着月饼模样的奇妙冰淇淋,是由“田牧”与内蒙古康巴什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中秋联名限定款。从晒图来看,圆形饼状,色泽金黄诱人,上面的月饼浮雕纹理,正当中的“同心圆”里刻印着从“蒙A”到“蒙K”的图案,每一支分别代表一个内蒙古盟市,通过“盲盒”的包装形式让人更增好奇,轻牛乳、百香果牛奶等时尚口味对新生代消费者而言也是满满的吸引。

  秋熟时节,产自内蒙古的特色水果也是中秋月下的必备佳品。巴盟西瓜、甜瓜,切一块甜沁心脾;中东部地区出产的沙果“123”,酸甜可口;产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野生蓝莓,更是养生“仙果”。

当然,还有醇香的奶茶、飘香的奶酒、热腾腾的手把肉……在喜庆团圆的中秋佳节,丰盛的内蒙古美食总会让游子思归、让游人忘返。

额济纳胡杨林。图片来源于《阿拉善新报》

民俗话中秋:醉人的内蒙古风情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起源于上古、普及于两汉、定型于唐代、盛行于宋朝的中秋节是中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虽然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节日民俗,但最终都离不开喜庆和团圆的主基调。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海荣告诉记者,中秋节是我国除了春节以外的第二大传统节日,经历了逐步形成的漫长过程,从先秦到汉代初步形成,经历魏晋到唐代的一个发展、定型期,再到宋代及明清进一步丰富,注重人伦、注重亲情的主题逐渐凸显出来。

  “早在先秦就有相关记载,比如《礼记》当中记载了有关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和典礼。而《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这说明汉代是中秋节从帝王拜月祭月的国家大典走向民间赏月望月的转折点,中秋节从官方庆典逐渐转为民间节日。”王海荣介绍,唐代中秋节的习俗主要以赏月为主,全唐诗中有90多首诗歌是与中秋赏月直接相关,其他文学体裁当中也有不少有关中秋的记载。这些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说明八月十五赏月在唐朝时已经成为比较广泛流行的习俗,反映出中秋节在唐朝已定型。到宋朝以后,中秋节的节日风俗内容更加丰富,也有了家人团聚的趋向,百姓的参与度更高更广,中秋节民俗活动进入盛行期,官方最早将八月十五定为节日是北宋太宗年间。“从元代至明清以后基本上沿袭了唐宋时期的节俗,拜月祈福是比较重要的一些内容,重人伦、重亲情的主题更加突出。”王海荣说。

  在中秋月色下纵马奔驰,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专属。夜洒银辉,亲友相约跨上骏马向西奔驰追逐,直到月亮落下的地方,拿出随身携带的肉干和烈酒,吃吃喝喝,载歌载舞。内蒙古民间也有赏月、供月的习俗,迎着月色摆起水果月饼,和家人围坐谈天,为远在他乡的亲友祝福祈祷,怡情畅怀的同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过节的方式也在经历变迁。王海荣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变革与发展,中秋节也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与现代社会的碰撞,进入了探寻如何与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成功对接的转型期,当代中秋节的许多习俗、民俗都有被简化的趋向。“比如说受到场地的局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像之前那样设定一个专门的场地,或是摆个大桌,进行赏月、祭月等,但是人们会在中秋节的时候尽量一家人聚到一起,团圆的思想和主题更加凸显。”王海荣说。

“受各地区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差异的影响,中秋节习俗、节令食品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中秋节的月饼、水果、酒类、饮品等,会体现一些当地的特色。”王海荣介绍,受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以主要的节令食品月饼来说,也经历了巨大的丰富、变迁过程,月饼从制作原料、形状、颜色、包装,到纹饰、馅料等都在丰富发展,更能适应我们当代人的口味和对健康的需求,也凸显了地区和区域特色。“内蒙古也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月饼,比如说我们有丰镇月饼,有奶酪月饼,黄油渣子月饼,奶皮馅儿月饼,芝士月饼,奶豆腐馅儿月饼,还有酸奶馅儿月饼等等,有好多的创新,营养价值也很高,具有浓郁的奶香味儿和显著的地域特色。”王海荣说,中秋节从最初的形成发展到现在的转型,节日民俗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地更新变化。所以,传统节日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与时代同步、不断吸收新的养分,从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力的。

乌海湖。石历增摄

风光映中秋:怡人的内蒙古景观

  “初秋的草原是最美的时刻,恰逢中秋将至,可以在小长假里快意驰骋,策马扬鞭!嘹亮的牧歌来自草原深处,悠扬的蒙古长调,让你陶醉,让你心花怒放!”每年的秋日,都会有这样充满浪漫色彩的旅游推广语,向全世界发出来自内蒙古的诗意邀请。

  中秋小长假,正是出游好时节。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辞别故乡,与故人相携在旅途中赏月赏景,共度佳节。在这场新一轮国内秋季颜值大比拼中,内蒙古各处“寻秋圣地”一定会带来足够惊艳的视觉盛宴。

  草原上的宜人秋色,赏不尽五彩斑斓之美。如果说夏日的内蒙古草原是满目的绿意一望无际,那么秋日的草原就是铺陈天际的彩色锦缎。蓝天白云下,金黄的秋草迎风起浪,各色野花尽情绽放。“比起夏天草原上略显单调的绿,就像上帝打翻颜料盘的秋天才是草原最美的季节。”来自湖北武汉的背包客刘佳说,走进草原深处,住进蒙古包民宿,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也是一种享受。

  此时此刻,内蒙古大兴安岭层林尽染,迷人的森林风光最宜秋游。秋凉之际,阿尔山的温泉更加怡人。远眺呼伦湖,漫步黄河边,千里共赏秋水长天。秋高气爽的北疆既有湖光山色、曲水蜿蜒,又有茫茫戈壁、浩瀚沙漠,还有金色胡杨、居延泛波。

  “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是一派和谐气象。”刘佳发自内心地说,不论是与家人的“小团圆”,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团圆”,在这里都会让人得到更深切的体验,“这个中秋节,就去内蒙古!”(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院秀琴)


[责任编辑: 吴钰]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