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推动锡盟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访锡林郭勒盟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张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 21-10-03 08:3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9月23日召开的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阐释新征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对扎实推进新时代我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9月27日,围绕锡林郭勒盟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锡林郭勒盟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张晓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张晓君说,今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确立了一个根本遵循,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一个历史方位,就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强调坚持一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始终如一呵护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奋力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张晓君表示,锡林郭勒盟各地各部门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和“纲”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良好局面。

  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将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全面部署,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坚定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特别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做到所有工作都向此聚焦,引导全盟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是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坚决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要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全盟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分工方案,加强对全盟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工作的指导督查,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不断提升民族工作整体水平。重点抓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方面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在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上下功夫。

  三是全面对标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有力推进纠偏正向。着力增强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这“四个关系”,坚决彻底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统一思想认识,确保全盟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对表对标,深入检视和反思全盟民族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持续抓好中央巡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项整改、盟委班子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项整改,逐条逐项整改销号。全面助推“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建设,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和祖国安全稳定屏障,全力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边疆安宁,在新时代呵护好“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责任编辑: 杨宏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