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传承的诗意图腾
内蒙古新闻网 18-10-18 22:0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代代传承的诗意图腾

 ——“蒙古族鞍马文化”系列报道之三

马鞍,记录着蒙古族的生活场景,诉说着蒙古族的故事,寄托着蒙古族的情怀。它神奇的魅力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代表着草原游牧民族豪迈的精神气质及深邃的文化内涵。它是马背上的金色摇篮,也是雕在心里的吉祥祝福,更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自然环境中孕育,又在文化环境中继承与发展,是蒙古族代代相传的草原图腾。在文化生态环境变迁的境况下,如何确保鞍马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蒙古族马鞍传承匠人、马鞍收藏爱好者、专业研究人员的努力从未间断……——编者

  碎草四溅、马声嘶鸣,茵茵草滩上奔来雕鞍骏马……那是懵懂少年的好奇与敬仰;是热血青年奋进中的人生赛场;是不惑之年相知相惜的人生感悟。透过马鞍,能够看到蒙古族世世代代生活过的草原,能够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城市人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它,是草原永远的精神象征。

 ◎古朴庄重的礼俗文化

清早期红木漆器彩绘西南风格蒙古鞍。

元末明初西亚风格蒙古鞍。

元代三退台牡丹双鹿马鞍。

  蒙古族在马背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秩序,通过歌曲、史诗、传说等多种形式讴歌马的形象、马的灵性、马的忠诚、马的速度与力量,表达了蒙古族对马的认可和赞赏。

  在蒙古族著名史诗《江格尔》中,马被神圣化,赋予其超自然的属性,使马崇拜与英雄崇拜联系在一起。

  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与马鞍建立了亲密的联系。马鞍寄托了蒙古族崇尚自由、冒险开拓的英雄主义情怀,形成了蒙古族独具特色的马鞍礼俗。

  当一架马鞍制作完成,主人会把亲朋好友邀请来共同祝贺。参加祝贺马鞍制成的人们会带上礼品以表祝福。仪式当天,主人将备好新马鞍的骏马牵到祝贺现场,人们手捧哈达祝福。随后,马鞍的主人会骑上这匹备有新马鞍的马,英姿飒爽地驰骋一番。主人归来后,将哈达拴在马鞍的稍绳上,与大家一同庆祝。

  马鞍礼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宴会风俗。这种祝福的活动有的地方一天完成,有的地方则要持续两到三天,而且各地的马鞍祝词也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有一种特殊的礼俗,就是经过长途跋涉的马鞍,不能立即卸下,要等到马落完汗,休息好之后,才能把马鞍取下来。同时蒙古族放置马鞍的时候也是非常讲究的,即后鞍鞒朝下、前鞍鞒朝上竖着放在地上,把大鞍韂和鞍屉(鞍屉要另外拿出来)向两边展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晾干被马汗浸湿的马鞍具。

  当然,还有一些奇怪的礼俗。比如,不许小孩子跨越和玩耍马鞍,传说跨越马鞍,脊梁会被马鞍擦伤。如果马鞍的主人备上马鞍准备出门,但突然有急事走不成了,也要踩一下马镫,才能把马鞍放下。

  马鞍特殊的礼俗文化,是其他工艺品所不具备的。从这些礼俗文化中,能够看出蒙古族对骑马的慎重态度和对马鞍的敬重之意。蒙古族对于马鞍的热爱和崇敬世代相传,继承鞍马礼俗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严谨细致的制作流程

对马鞍进行雕刻。

  一架马鞍承载着蒙古族多种手艺,除了精心设计,还需要用到木工、皮匠、银匠、铁匠、毡匠……工种很多,分工繁琐。

  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庞大伟介绍:“马鞍的制作费时费力,成本高、产量少,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包括了从选料、裁料、用慢火烘干、熬制胶、粘贴、固定、干燥、细雕、打磨、打孔、配里、刷漆、加垫马鞍、制作鞍边、加固马鞍边角、装饰马鞍等多道工序。”

  在现代机器化生产背景下,制作马鞍的匠人们仍坚持采用手工的方式制作马鞍,最大程度上保留和传承了民族传统马鞍制作技艺的完整性和本真性。

  制作马鞍的第一步是设计,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庞大伟的创作理念是从原有的马鞍样式中提取元素,对马鞍的款式和图案进行设计、再创作。

  蒙古族马鞍在制作的时候要做到三圆、二平、一合。所谓三圆是说马鞍的前后鞍鞒圆、龙口圆、梁头圆;所谓二平是指马鞍在马脊梁上的两块平面板,要平整光滑,同马脊梁吻合;所谓一合即马鞍最讲究合套。

  鞍架的制作材料主要是桦木,因其选材方便,质地考究。也可以选择比较讲究的檀香木和樱桃木。选好材料之后,需自然干燥三到四个月的时间,也可以选择熏烤的方式对原材料进行熏干。

  现代鞍韂的做工是十分讲究的,鞍韂不仅要求结实耐用,而且要求材料多样、颜色丰富、美观大方、寓意深刻。鞍韂的装饰方法分为绣花和贴花两种:绣花就是在鞍韂上,用彩色丝线、棉线、驼绒线等绣出各种纹样;贴花手法就是把各种布料、大绒剪成各种传统的纹样,先贴在鞍韂装饰的位置,然后缝在鞍韂上。蒙古族喜欢用颜色鲜明、对比强的色彩装饰鞍韂。

  染色和油漆是最后一道工序,需要刷漆两到三次,每次干3天左右,漆干后,用砂纸打磨马鞍直到光滑为止。最后上一道亮油,以便使马鞍更加光滑美观。最后装饰鞍垫、鞍韂、鞍花、马蹬等其他配件,这样一架完整的马鞍就做好了。

  据说,检验一个马鞍制作是否合格,可以在马背和马鞍之间放一大张麻纸,牧人骑马在草原上来回跑20公里,如果麻纸不破,就是合格的马鞍。

  如今,蒙古族马鞍的制作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传承马鞍技艺,不仅仅是技术的体现,更被视为蒙古族祖祖辈辈情感的寄托,民族精神的象征。

 ◎未来可期的前景价值

马鞍匠人制作的马鞍

  统文化的特色民俗在不断地更新,马鞍技艺的文化生态土壤也发生了变化。

  过去,马鞍工艺广泛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它是蒙古族游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马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蒙古族谚语说“蒙古族没有马就没有脚”,在游牧生活中,如果没有可乘骑的马匹或不会骑马就会“寸步难行”。

  现在,网络、现代通信工具实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互动,牧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导致马鞍的需求随之大幅度降低。

  保护鞍马文化迫在眉睫。据悉,相关部门已运用数字化技术将马鞍的相关图片、文献、影像等实物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建立文献档案库。让受众在打破时空地域限制的情况下理解孕育马鞍技艺的游牧生活,使马鞍技艺的保护更加完善和高效,传播也更显立体、直观和丰富。

  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和延续的最稳定场所和方式。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设计专业、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民族工艺专业、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美术专业、包头轻工职业学院民族手工艺专业的教学中,一些马鞍传承人已经开始指导实践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掌握民族技艺的同时,提高了文化素养,真正成为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后备力量。

  如今,不少蒙古族人将马鞍摆在家中,这是一种寄托、一种习俗,也是一种象征。马鞍摆放有讲究,一般为主屋比较显眼的地方,要求宽敞、干净、明亮。虽然有些蒙古族已不住在蒙古包中,但马鞍仍然是蒙古族文化和蒙古族精神的载体,是蒙古族人民情感的表达。

  一架好的马鞍过了几十年,仍然可以使用。用得久的马鞍不仅有使用价值,更具有收藏价值,这些马鞍会由下一代继承,凝结了一家几代人对马鞍的感情。

  “参与即传承”,鞍马文化不只属于过去,它更需要社会群体的力量去关注、去创设条件,扶持马鞍技艺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延续下去。

  陶克图白乙拉是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曾参加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部分马鞍还被北京、广州、深圳等马术协会、博物馆收藏。如今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向他请教马鞍的制作技艺、倾听马鞍的故事。

  陶克图白乙拉说:“虽然现在使用的马鞍越来越少,但是我们做的马鞍依然要保证质量,图案都是自己设计的,形状和尺寸都有自己的章法,这些都不能变。相信只要有人做马鞍,无论马鞍放在哪里,都一定会发挥作用。我会把这门手艺和鞍马文化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文/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跃)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