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十七岁
内蒙古新闻网 21-07-26 10:48 【打印本页】 来源:阿拉善日报

王以炼

  那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繁茂的牧草覆盖了大地,把阿拉善牧场装扮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讲,一辈子没有见过这样的好年景。丰美的牧草让各类牧畜吃得膘肥体壮,尤其是骆驼,个个胖得像一座座移动的小山,格外讨人喜爱。那是一九六七年,我刚十七岁。

  十一月,生产队骆驼起场的日子快要到了。一天,生产队长告诉我,队上决定,今年让我去拉骆驼驮盐。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有些担心和害怕,因为我长了这么大从来没有拉过骆驼,更没有驮过盐,只知道驼户是个十分辛苦的工作,但我找不出拒绝的理由,只好接受了这项任务。

  没过几天,生产队长牵着一链共十七峰骆驼,交到了我的手中。看着这些膘肥体壮的骆驼,我又爱又怕,它们一个个高大威武、昂首挺胸,稍稍靠近,就从鼻腔中发出呼呼声,像是在向我示威。这十七峰骆驼训练成熟的只有一半,其它都是些生羔子(未训练的骆驼)。在其他驼户的帮助下,我领来了驮盐的口袋、大绳、鞍杖,将十七峰骆驼首尾串连在一起,伴着叮咚的驼铃声,跟上其它驼队缓缓出发了。

  在沙漠中长长的驼队一字排开,就像一队队南飞的大雁,向着自己的目标进发。层层叠叠的金色沙漠,如大海起伏的波浪,驼队上上下下就像一条条翻腾的巨龙,甚是好看。就这样,我们早晨从头道湖出发,走到傍晚总算到达驮盐的目的地——查汗布鲁格盐湖。

  盐湖边人工采挖的原盐一堆挨着一堆,像一座座小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银白色的光,似乎进入了财神爷的银库。驮盐这个行当,对一个从未干过的人来讲,并非那么简单,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我跟着老把头们学着装盐、驯驼、摆放绳子,刚开始笨手笨脚的,不是绳子没摆对,就是口袋没扎紧,不时遭到老把头的训斥。在老把头的吼骂声中,我边学边干,很快就学会了这些技巧,干的得心应手了。

  装盐、驮盐可是一份苦差事。装盐、搭垛子一般需要两个驼户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不但要配合默契,还是个出大力的活儿。等装完六十四条盐口袋,人已累得筋疲力尽,汗水浸透了整个棉衣。然而,驼队却容不得你丝毫的喘息,紧接着就要给骆驼搭垛子。等到将三十几峰骆驼垛子搭起时,整个人累得几乎虚脱,嗓子干得直冒烟,额前头发也被汗水打湿结上了冰凌。

  盐湖边骆驼多,有时忙得连撒尿的机会都没有,就得赶紧牵着骆驼上路,给其它骆驼让路。我边走边穿上白茬子羊皮袄,用自身的体温慢慢烘干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这时,寒风从裤脚、袖口直往里钻,冻得人浑身发抖,肚子也饿得咕咕乱叫。摸摸坐骑上的“褡裢”,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吃的熟食,只有生产队配给的用高粱、黄豆、青稞混合而成的“糌粑”,解开布袋,捏出一把填在嘴里,可是嘴里连口水都没有,干渴得难以下咽,只好重新扎好布袋,忍住饥饿,硬是挺着,等待卸完骆驼后的那顿晚饭。

  每天,我迎着凛冽的寒风,去完成驼户一天的征程。走着走着,不时有小插曲出现,第一次驮盐的生羔子,不时要给我个下马威,有的突然受惊,几个蹦子跳得将盐口袋扔在了地上,我只好一边迅速从乘驼上下来,一边吆喝着受惊的骆驼,努力将它驯服,再将盐口袋重新驮到它的背上。有的挣脱缰绳向远处跑去,直到跑出三四个沙峰远,我才累得气喘吁吁将它牵回。

  驼队每天都要走五六十里的路,有时一直走到明月高挂、满天星空,直到听前面的驼铃声渐渐稀疏了,才意味着今天的行程快要结束了。卸完垛子,搭起帐篷,值日的驼户就忙着烧茶。当茶锅烧开时,一股茶的清香直往鼻孔钻,我便迫不及待地在碗中压上两把糌粑,用滚烫的热茶冲上,也顾不上烫,呼呼地喝了起来,那个香甜味,至今不能忘怀,好像自出生以来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说实话,那个年代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我几乎一直是伴着饥饿长大的,哪里懂得什么是营养,只要填饱肚子的东西,什么都行。

  在驼户们的期盼中,晚饭终于做好了。可就在准备吃饭之时,一阵黑风突然卷起漫天黄沙,几乎要把我们的帐篷掀翻。大家只好放下饭碗,跑出去压帐篷,等回来时,碗里锅里尽是沙子,就这样我们就着沙子吃饱饭后,在一天的辛苦和疲倦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一场大雪把我们的骆驼都埋了,每个人都叫苦连天,可没有办法,只好手脚并用扒开积雪刨出骆驼。只一会儿,我的手指就冻得钻心般的疼,只好一边刨一边捧着冻僵的手反复用嘴哈着热气,当时,要不是周围有那么多人,我真想大哭一场。但现实却不容你哭,也容不得你休息,因为紧接着还要给三十几峰骆驼搭盐垛子,作为一名新手驼户,我知道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很难将盐口袋驮到驼背上,必须和同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此时合作显得那么重要!

  因为一九六七年是个好年景,在查汗布鲁格盐湖驮盐的骆驼据说有一万五千峰之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绵延几百里通道上,来来往往的驼队昼夜相连,驼铃的叮咚声、骆驼的叫唤声、驼把式的呼喊声,混杂成一片,难辨你的我的驼队的具体位置,这样的壮观局面恐怕以后再难见到,这样的壮举恐怕再也无人去见证。绵延几百公里的沙海中驼队不停地移动,来来去去,我拉骆驼共走了七趟,才回到了自己的生产队。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