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兴安盟>旅游

“触景”生情 “共景”同心 各族儿女一家亲

  走进兴安盟阿尔山中华文化育道,耳边就响起了熟悉的音乐旋律。“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一路享受清新空气,一路聆听经典旋律,近日,家住云南昆明的维吾尔族姑娘杨蕊婷回忆起前不久的阿尔山之旅依然记忆犹新。

  走在阿尔山各处景区里,随处可见的民族团结标识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国门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到“守望亭”小坐,沉浸于湖光山色;在三潭峡走过“同心桥”,一家亲手牵手,永远向前走;在石塘林古怪嶙峋的熔岩里找寻顽强的“团结树”“和睦树”……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相融的人文风情,观赏游玩的过程也成为各族游客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完成好“阿尔山的旅游一定会火起来”这张答卷,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殷殷期盼的最好回应,而如今阿尔山的旅游新画风,更是兴安盟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

  坐落在祖国北疆的兴安盟,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早实践地,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成立。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兴安盟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2016年、2021年先后两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称号”,目前正向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的更高目标迈进。

  “我是从祖国的南端来到了祖国的北端,从海蓝蓝来到了草青青、林绿绿。三天的主题采访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兴安情,感受到兴安盟人民对祖国、对党的浓浓情谊。”广东省湛江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林春荣这样评价兴安盟。2023年盛夏,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市近百家媒体的社长、总编和编辑记者来到兴安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兴安岭上兴安盟”主题采访,80余家报社刊发专版,报纸印刷量达600万份以上,新媒体平台浏览量突破2000万,让“兴安岭上兴安盟”引起国内外更多人的关心关注。

  2024年1月,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迎来寒假,寓教于游的研学游成为寒假旅行的热门。阿尔山优质的冰雪旅游资源、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各类研学团。来自北京的“小烤鸭”、重庆的“小火锅”、福建的“小鱼丸”陆续抵达阿尔山,开启一场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冰雪研学旅游。

  近年来,兴安盟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成为全国首批“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试点,阿尔山旅游促“三交”主题景区示范作用日益显现。此外,兴安盟还规划打造“寻迹红色爱国”之旅、“团结互惠枫情”之旅、“雪域圣泉文明”之旅、“协作互助奋进”之旅、“不忘初心感恩”之旅5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了一批主题教育旅游基地,推出了一批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研学游等旅游融合产品,让各族群众在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中,自觉凝聚“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思想共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兴安盟在两次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的基础上,率先启动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创建,谋划“把牢一条主线、建设四个平台、健全四项机制、打造六支队伍、实施六大工程”“14466”总体工作思路;研究制定示范创建“8+1”工作标准、达标举措和三年行动方案;创新成立1088个覆盖盟旗乡村四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民族工作,全盟上下构建起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创新开展全社会“中华文化大家学”、农村牧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城市社区各族群众“互帮互助”、教育系统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教助学、边境地区“同心戍边”5项“石榴籽同心筑梦”主题活动,全盟各族干部群众参与超过100万人次……

  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的配套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内蒙古以兴安盟为试点,打造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兴安盟必将以笃行不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持续推进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创建工作,让石榴花在岭上兴安常开长盛。(兴安盟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强)

编辑:管润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