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兴安盟>党建

与发展同频 与民生共振

  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促进灵活就业2.24万单;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兴安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快,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兴安盟高技能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青年技能人才培育成效显著……

  近年来,兴安盟人社系统聚焦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政治责任,奋发向上、敢为善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稳就业,搭建增收致富“暖心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我想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的工作。”一大早,求职者李晓辉就来到了零工市场,在跟工作人员详细说清楚自己的需求后,工作人员为她登记信息,并推荐了适合的工作岗位。

  “小市场”书写就业“大文章”。2022年,兴安盟人社局全面启动“零工市场”建设工程,在兴安盟6个旗县市采取新建,或改造闲置场所,或共享共用综合服务场所的方式,打造线下零工市场12个和线上平台零工服务平台2个,实现了“零工市场”的城乡全覆盖。同年“兴安零工市场”在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中受到表扬推广。2023年,兴安盟人社局推进实施“兴安零工市场”提质增效工程,围绕市场需求配置资源,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持续优化服务模块,为城乡灵活就业人员量身定制了“保姆式”服务,为灵活就业群体搭建起了一条“就业高速公路”。截至目前,兴安盟零工平台累计发布零工信息12.5万条,达成2.24万单。

  近年来,兴安盟人社部门积极探索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线上依托大数据、“互联网+云平台技术”,推出了“就业云超市”“就业大集”“上什么班”“红燕送岗”“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活动,线下兴安盟启动实施了“就在兴安千场招聘”活动,三年来,兴安盟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755场,提供就业岗位近3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56万人。

  创业园区激活发展“新动能”。兴安盟人社部门大力实施“创业内蒙古”“创业兴安”行动,加快推进“兴安创业园”品牌建设工程,全力打造人才密集、技术密集、服务密集的创业园区矩阵,目前,兴安盟现有各类创业园区23个,入驻孵化个人及企业856个,带动就业2796人。三年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9亿元,扶持创业项目803个,带动就业2494人。

  技能培训让更多群众端稳“就业碗”。兴安盟人社部门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和“技能中国在兴安”专项行动,全力做好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并积极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将培训由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在用工量较大的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直接搭建培训平台,广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订单式培训和“嵌入式”培训。三年来,兴安盟城镇技能培训10344人,农牧民转移培训58895人,创业能力培训4215人。

  兜底帮扶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围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和就业困难人员需求,兴安盟稳步增加公益性岗位供给,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升政策知晓率,拓宽政策覆盖面。并在公益性岗位招聘过程中,采取精简办事材料、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全流程跟踪的方式,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精准、高效、优质的就业援助服务。三年来,兴安盟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9094人次,认定“零就业家庭”236户,通过就业援助全部实现动态清零。

  稳岗返还政策是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的重要举措,三年来,兴安盟人社部门通过“免申即享”方式为4115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资金7022.5万元,惠及职工12.7万人。

  “最近生产运营状况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解决的吗?”日前,兴安盟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内蒙古白医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宣讲相关政策。兴安盟人社局采取“现场座谈交流+抖音直播互动”的方式,为企业送上了政策“及时雨”、为劳动者端上了服务“暖心茶”,解决了以往政策宣传大水漫灌,企业和劳动者找不到政策的难题。2023年以来,全盟人社系统组织开展各类政策宣传活动207次,累计服务企业2227家,服务劳动者4142人次。

 强保障,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

  构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之本、稳定之基。有一份保障,就有了一份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才有幸福感。这是老百姓最朴实的心声和期盼。面对民生期盼,用担当作答,兴安盟人社局以务实有效举措落实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近年来,兴安盟实施社会保险服务提升工程,深化改革、参保扩面、风险防控、待遇支付和优化服务等工作同频共振、整体提升,各项工作稳中有进,释放出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能量。

  参保扩面稳步推进。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参保扩面取得积极成效。兴安盟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18.99万人、14.29万人、10.59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5%。为62590名困难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做到困难人员参保一个不漏、缴费一个不断。

  待遇水平不断提高。我盟连续十九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04年企业人均养老金水平为561元,2023年企业人均养老金水平2615元,增长2054元。连续四年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等定期待遇。三年来,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养老待遇72亿元,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推动人社政策全面落地,人民群众对人社服务的“评分”连年提高。

  温暖服务频频上门。“我们年纪也大了,又没有智能手机。不知道该怎么帮助老母亲进行年检,老人家怕领不到养老金,前些日子还在偷偷抹眼泪。感谢你们能上门为我们解决难题。”乌兰浩特市退休老人张玉(化名)的子女感激地说。张玉行动不便,家中年轻人都已外出务工,照顾老人的子女也已70多岁,如何完成老人的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成了老人及其家人头疼的“大难题”。兴安盟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上门核实老人身份信息,通过内蒙古人社“12333”帮助其进行了认证。

 优服务,迈出温暖人社“新步伐”

  “非常感谢!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完了。”在兴安盟科右中旗社保服务中心业务受理窗口,不到两分钟就办理完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业务的佟晓凤很是惊喜。“以前办理业务的时候人很多,需要跑两三个窗口才能办完,反复排队,现在一个窗口几分钟就全办完了,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既方便又快捷。”佟晓凤高兴地说。

  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聚焦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就近办、多点办、一窗办的办事需求,兴安盟持续深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22年度在全区率先开展“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下放130项公共服务事项,在旗县政府所在地的城镇社区、各苏木乡镇和部分嘎查村设立综合柜员制业务受理窗口169个,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人社业务;在全盟860个嘎查村建立人社服务驿站,帮助农牧民使用内蒙古人社网办大厅、内蒙古人社APP、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兴安打工直通车等人社服务平台,开展“社会保险帮您办”“求职创业帮您找”“服务事项帮您查”“培训服务帮您报”惠民四帮工作。切实推行群众办事便利化建设、服务运营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推进人社政务服务创优提质。

  兴安盟人社局全面落实“办不成事”投诉和“好差评”工作,兴安盟人社系统政务服务好评率100%。深入推进“两优”工作,减少环节211个,精简不必要证明重复证明事项149件,36项公共服务事项已实现“零”材料申请;总办结时限压缩1949天,压缩比73.07%,96项业务实现当日办结、46项业务实现即时办结。

  “用工缺不缺,补助资金有没有申请,企业发展还有哪些困难?”连日来,兴安盟的各大小企业中,走进了一批特殊的“服务员”,他们就是兴安盟人社局组织的人社服务专员团队。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兴安盟开展了“走基层送政策”“走流程优服务”“走企业访需求”活动,组建284人的人社服务专员团队,深入企业、社区开展服务活动3200余人次、解决企业诉求480余次。

  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关系越来越和谐。兴安盟培育和谐劳动关系单位137家、自治区级以上17家。扎实开展人社领域信访事项专项整治行动,对2020年以来365件信访事项进行“回头看”,人社领域群众各类诉求有效化解。

  搭平台,耕细人才人事“责任田”

  走进兴安盟高级技工学校信息网络布线课堂,兴安盟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兰鹏富正有条不紊、神情专注地对学生进行光纤速度熔接指导。只见他手脚麻利地剥线头、清洁光纤、熔接光纤,不同器件工具在手中随意切换。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兰鹏富坚守三尺讲台29载,专注于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培训教育,不断为国家培养技能人才。兰鹏富带领的团队几乎包揽了内蒙古自治区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各种荣誉,并成功获得国家级奖励。截至目前,兰鹏富所指导的学生已有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11人获得全区技术能手,12人取得技师证书,20人获得国家级奖项,140人获得自治区级奖项。

  近年来,兴安盟人社系统聚焦兴安盟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流动和激励工作机制,技术技能人才引育提质工作不断强化。持续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三年共开展2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层项目,5项自治区级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充分发挥各类专家人才的专业技术优势,服务基层发展。职称评审工作稳步开展,2021-2023年新增初级专业技术人员6421人,6378人通过评审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其中2023年首次开展农牧民职称评审工作,110位农牧民通过评审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三年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共计3760人,其中2023年通过“乡村振兴、边境旗县”专场招聘395人,不断为事业单位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坚持“评价机构认定+竞赛基地建设+大赛人才培育”同步发力,以赛代训、以赛代培、以赛代评,2023年培育高技能人才442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271%。

  冬日的暖阳斜映,枯黄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被废弃的玉米叶和谷草,这些不起眼的农业废料,经过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农民的巧手编织,成为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在俄体镇,一批能工巧匠在兴安盟乡村工匠刘丽娟的带领下,通过发展草编产业,逐步拓宽增收渠道。刘丽娟是兴安盟科右前旗劲草传承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她以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剩余闲散劳动力发展草编产业,带领不少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发挥了乡村工匠的带头作用。

  2022年,为加快建设一支能够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人才队伍,激活人才引擎,兴安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乡村工匠培养工程。通过不断完善培训、培育体系,加强技术指导,提升农村农业实用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技能,激发乡村工匠创新创造活力,为兴安盟乡村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兴安盟已认定乡村工匠700人。

  顺应百姓新期盼,点滴为民展情怀。兴安盟人社系统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勇于担当作为,统筹推进就业、技能提升、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续写“人社工作为人民”的生动注脚。(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武跟兄)

编辑:萨其茹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