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科教文卫 农牧新闻 社会民生 综合新闻 本网专题 理论评论 人物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专题>亮丽内蒙古>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正文
【深度报道⑤】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聚发展新动能
内蒙古新闻网 16-11-18 14:26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迎接自治区第十届党代会·深度报道⑤】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聚发展新动能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是我区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三期叠加”阶段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发展大势,回应时代要求,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中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适应新常态,推动全区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层次、城乡发展面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发展保障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也为了给即将肩负重托走向未来5年的内蒙古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本报就过去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推出“亮丽内蒙古·北疆新跨越·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系列深度报道特刊,今天推出的是——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聚发展新动能

【决策之旅】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为了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自治区党委在历次全委会上提出相关要求,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遵循和决策保障。现在,就让我们来回顾并盘点那些值得记忆的关键词句——

  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协同推进各领域改革。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培育开放竞争发展新优势。

  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要加快推进,对需要探索推进、摸索经验的改革要先行先试,对涉及面广的、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搞好对接衔接。

  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突出改革重点,提高方案质量,狠抓举措落地。

  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与俄蒙的开放合作,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

  坚持开放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提高对俄罗斯、蒙古的开放合作水平。深化国内区域合作。深化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

【成就博览一】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各领域改革次第开花

  2014年以来,我区步入了新的“改革时间”。

  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强化问题导向,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内蒙古大地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

  “一子落而满盘活”。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抓住改革“牛鼻子”,精准发力,为发展升级注入强大动力。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之举。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当前,全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供需两端,让市场经济迸发着新的活力。

  冬日的东胜区房屋与土地兑换凭证管理中心人声鼎沸,很多人手持“房票”“地票”,选择中意的房屋。东胜区商品房库存量约占鄂尔多斯市商品房库存总量的2/3,今年年初,东胜区政府创新性提出既能解决棚户区改造居民安置问题,又能消化存量商品房的双赢方案,让老百姓和房地产企业拍手叫好。

  在全区,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去产能,制定了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方案,计划用3到5年时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5414万吨,压减钢铁产能310万吨。去库存,出台了房地产去库存、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的意见,据住建厅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全区商品房可售面积1.1亿平方米,较2015年底减少1500万平方米,下降11%。去杠杆,出台去杠杆工作实施方案,紧紧抓住有扶有控、直接融资两个关键着力点,多渠道、多层次有效激发投融资活力。降成本,制定了降低企业成本综合方案,实施了包括降低企业税负成本、降低重点行业用电成本等一系列减负政策措施,可实现每年减轻企业负担214亿元。补短板,一批重点工程着力弥补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发展短板。

  过去,繁杂的手续,将不少创业者挡在了门外。我区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投资热情。 “以前,我们要前前后后跑6个不同部门,提交20多份申请材料,全部办好大约需要半个多月。现在,只到一个窗口就可以提交申请材料了。”拿着营业执照的侯先生对我区今年启动实施的“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赞不绝口。相关部门间通过一口受理、一次审批和信息共享,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减少了企业创立成本,同时进一步鼓励了投资。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我区在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让老百姓享有更多获得感。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选派2098名城镇教师到农村牧区学校支教;实施城乡低保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每年对城乡低保家庭新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一次性发放资助金3—4万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区80个旗县165所公立医院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健全进城落户农牧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续政策,把进城落户农牧民纳入城镇基本医保制度体系,将返乡农牧民、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纳入创业扶持范围。

  与此同时,我区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在包头、赤峰两个试点地区开展了首批入额法官检察官选任工作,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全面阅读中长期规划……简政放权、电力体制、农村牧区、生态文明、足球改革、党建纪检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改革举措走在全国前列,先行先试引领带动各项改革。

  截至目前,自治区累计出台720条改革成果,完成改革规划台账总任务的63%。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正在将改革红利转化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成就博览二】创新机制深化合作,向北开放再上新水平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充分发挥内联八省、外接俄蒙的区位优势,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创新与俄蒙合作机制,加快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对外开放特别是向北开放再上新水平。

  扩大开放,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关键。甘其毛都、策克、珠恩嘎达布其铁路口岸已列入中蒙口岸协定,我国境内至口岸段铁路已建成通车。途径我区的中欧国际班列26条,自治区内开通了3条中欧班列、1条中亚班列,今年以来运行班列总数812列。12个公路口岸中,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口岸连接线通一级公路。增开了通往俄蒙主要地区和城市的国际航线,甘其毛都口岸通用机场试飞行成功,鄂尔多斯国际航空口岸即将正式开放,包头机场实现临时开放。去年向蒙古国南戈壁供电突破10亿千瓦时,包头达茂220千瓦开闭站工程投产。

  口岸是自治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积极推进通关和贸易便利化。在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甘其毛都等口岸启动了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改革试点工作。作为中蒙最大的陆路口岸,今年前10个月,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人数达167.3万多人次,“三互”大通关让通关手续缩减50%,通关时间大幅降低。

  口岸建设取得突破。新建、改扩建了各口岸联检报关大楼。策克口岸建成运煤专线公铁立交桥。满都拉公路口岸实现常年开放,建成货运专用通道“五进五出”查验区。呼和浩特航空口岸建成国际快件监管仓库。二连浩特口岸成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额布都格、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成为进口饲草指定口岸,阿尔山、满洲里、二连浩特成为进境粮食口岸。中蒙边境海关联合监管试点范围已覆盖呼和浩特海关辖区,中蒙统一“载货清单”数据电子化传输即将在二连浩特口岸启动试点,中蒙海关监管互认取得实质性进展。

  时间在回溯到2015年10月23日,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开幕,标志着中蒙两国又有了一个携手合作、发展共赢的崭新平台。此次博览会上,我区与蒙方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金融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共识,确定了一批合作项目,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合作成果。

  如今,我区与俄蒙合作平台日益完善。满洲里、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规划正在落实。满洲里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边民互市贸易区全面升级,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总体方案已经获批,我方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边民互市贸易区进入试运营阶段。赤峰保税物流中心运行良好,巴彦淖尔、呼和浩特、乌海、阿拉善、鄂尔多斯·内陆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承担了中国﹒内蒙古“南南合作”多边合作项目,选派30多名专家赴蒙开展技术示范援助工作,受到蒙古国方面的欢迎和肯定。

  近年来,我区与俄蒙的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与俄蒙双方互派艺术家访问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在图书交换、文物考古、艺术演出、人才交流等方面与俄蒙开展了广泛而密切的合作。在锡林郭勒设立了对蒙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培训了蒙古国学员660余人次。在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了38期汉语培训班。内蒙古民族大学与蒙古国医科大学共建蒙药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已挂牌。我区每年收治蒙古国、俄罗斯患者约3万人次,积极与俄蒙开展传统医疗合作交流。

  扩大开放,我区还不断深化与京津冀、东北地区、发达省市的务实合作,努力开创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格局。不断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2011年到2013年,我区连续在香港举办了三届经贸合作活动周,共签约项目123个,签约金额971.22亿美元,有60个项目已经落地并启动实施。截至目前,自治区港资企业有873家,澳门企业16家。

  【专家点评】政府“兜底”体现重大民生进步

  农牧区丧失劳动能力人群如何获得有质量的生活?这是曾经困扰我们很多家庭的问题。尤其是在农牧区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农牧业生产不断推进规模化和产业化、农牧区快速进入老龄社会的过程中,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们,特别是其中的不少老人,如何安置他们,解决他们生活的困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这个问题,我区通过三个渠道进行了有效解决。一是民政部门采取公共投资管理,吸纳社会力量建设运营,结合社区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提供服务的“民政兜底”,在县城或中心城镇建设保障性低收费的养老机构;二是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由公共财政投资,集中建设老年人“幸福院”,让“空巢”中老年人家庭享受到了社区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服务,既拥有了家庭之乐,也满足了聚居需求;三是完全福利化养老,将鳏寡老人由公共财政供养起来。从实际运行的效果观察,这三种方式基本实现了对农牧区丧失劳动能力人群的全覆盖,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将养老院与卫生所、村民服务中心、文化室等集中建设,不仅实现了老有所养,在老有所乐上也提供了有效保障。

  民生尽管在政府工作中有非常具体的工作范围。但从百姓的角度来讲讲,它既是一个涵盖非常广的事情,也是一个非常单一的事情。说它广,是因为它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它单一,是因为它是由政府或社会解决的事情。

  在十八大,习近平代表新一届党中央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后,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下,我国开展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工作,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在民生领域,社保、就业、医保等方面制度的完善在不断向着有利于百姓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保证大多数人发展和利益,这是政府作用于社会的功能,对于大多数而言,这些进步的效应也许更多地体现在未来。而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农牧区人口和他们的家庭,能不能为他们提供解决当下困窘的渠道,才能真正体现政府在履行社会义务中是不是在进步,这一点对民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内蒙古这样人口稀少、“欠发达”区情下,针对需要社会关照的人群,建立起有效的“兜底”对策,在民生发展上,无疑是我们自治区政府工作最为重大的进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于光军]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四子王旗举办迎接“神舟十一号”回家暨2016年感动四子王旗人物颁奖晚会
    快递小哥 最熟悉的陌生人
    【现场】不是眼花了:首府道路出现了3D斑马线
    【现场】不要乱停车,小心吃罚单!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
    • 内蒙古依法以涉嫌行贿罪对10名官员立案侦查
    • 两年投入3.2亿 内蒙古这项固边工程能量不小
    •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聊聊你的故事吧】“我要在检验检疫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 【亮丽内蒙古·北疆新跨越】呼伦贝尔市借助“一带一路”厚植开放优势
    • 【定格】“光棍节”告别单身
    • 布小林: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自治区政协召开深化内蒙古同港澳地区合作交流对口协商会议
    专题推荐
    深改组1000天
    【专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迎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 【走千村万户 讲精彩故事】点赞百名好支书
    • 【专题】亮丽风景线·走遍内蒙古
    • 【专题】第十三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
    网站介绍| 组织机构|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