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玉泉区新闻网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热线:0471-5103964 投稿邮箱:yqqwxb@163.com
首页 新闻中心 党建工作 政务公开 民生社区 旅游文化 招商引资 走进玉泉区
您当前的位置 :走进玉泉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商韵荡漾大西街
玉泉区新闻网 15-06-26 16:38 打印本页来源: 呼和浩特新闻网

  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大西街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丰

  大西街,不仅是青城人文生活的珍贵影像胶片,更是多少年呼市商业演变的真实缩影。老街的一宅一巷、一砖一瓦,故事都是一段回忆;老街上的一草一木、老街人的一笑一言,都讲述着青城的故事。

  然而,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大西街仿佛离我们的现代生活越来越远了。如今的大西街,再也无法勾勒出清末民初的模样,但浸透了上百年风雨的她,远不如曾经一起走过沧桑岁月的大南街,日益蜕变成被世人遗忘的角落。

  300多米长的大西街

  “城市可以改变,但人的生活也需要情感寄托,保护大西街,就是留住了老呼市的曾经的辉煌。”从小在大西街生活的吴润达一直在与拆迁旧城区的工作人员进行抗争,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经过几轮拆迁,大西街基本上没有一点曾经的从容与淡定。

  其实,在多数人的记忆中,说到大西街,难免会提起大十字。今年70多岁的张伟强就是大西街上长大的,在他的印象中,大十字的繁华简直似景,儿时他经常从大西街的家里到大十字买“大力丸”(用水泡过的蚕豆)。

  当年东西长度只有300多米的大西街,是旧城街道中为数不多的比较宽直的一条街道。大西街位于旧城的中心位置。它的东口便是最繁华的大十字。大十字往南的大南街,往北的大北街,和大西街共同组成了一个商业和餐饮服务的金三角。这三条街道的铺面各有特点,大西街有戏园子、茶馆、澡堂子、理发店、画匠铺、棺材铺、杠房铺和鼓匠房,却没有大南街、大北街的百货、服装、五金、土产一类的商店。

  大西街路北,是呼和浩特市制帽厂的制帽车间,后来饮食服务公司,在那里成立了三八食堂,炊事员、服务员和食堂的工作人员全部是女性。“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困难时期,三八食堂原料短缺,采购困难,粮食部门、蔬菜公司、食品公司、副食品公司对饭馆实行限量供应。于是,这些饭馆只得对于前来就餐的顾客,采取了提前发放餐证的办法,售完为止。随着国家经济形势逐步好转,顾客就餐不再需要领取餐证了。但是凭粮票就餐一直延续了好多年。”呼市收藏粮票的石吉祥说。

  已经逝去的繁华

  事实上,在许多生活在大西街老人的记忆中,那真是一个“黄金时代”,街道两边遍布的小吃店、酒坊、书铺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可如今,辉煌已然不在。

  大西街的西头是个丁字路口,往北是南北走向的小北街,它通往西顺城街和旧城北门。当年,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位于小北街路西的杨家巷和太管巷之间,而杨家巷和太管巷的西端都在西河沿。杨家巷东口的对面便是旧城三湾之一的九龙湾,当时的人民电影院、玉泉区俱乐部、玉泉区灯光场都集中在那里。

  大西街上还有呼和浩特市最大的蛐蛐市场,在旧城长大的吴润达说,小时候经常在扎达盖河里抓蛐蛐,然后到九龙湾斗蛐蛐。

  20世纪50年代,九龙湾更名为电影院街,但是在旧城人的口中,依然称作九龙湾,很少有人叫它电影院街。丁字路往南是宁武巷,再往南是通往大召和通顺街的大召西夹道。宁武巷北口往西是小西街。大西街与小西街不在一条直线上,从丁字路往南到小西街东口,相距只有二三十步。那时候大西街一带的小街道,好多都没有什么商业铺面。

  大西街与这些街道相比,就繁华热闹了许多。

  记忆里的德顺源茶馆

  在旧城提起德兴源,老人们对大西街路南的德顺源茶馆都不陌生。因为那里以茶点精巧、烧卖味美而闻名。在德顺源更俱特色的还有“凤凰三点头”和“鹦哥倒架”。

  张伟强的记忆力,德顺源用煤泥烧火,铜壶滚水落石出。使用的茶具有玲珑扣碗、小茶盅、瓷壶、茶碗。路堂的全能把式杨俊业,给茶客倒水时,将铜壶高高举起,水正也倒在扣碗内,分三股水倒满,水不外溅,茶不外溢,被茶客称作“凤凰三点头”。还有一手是左手执壶到水忽然换到右手,又作“鹦哥倒架”,被人誉为佳话。

  茶馆内供茶客吃喝的地方称作客堂。一进门的前堂分两片,东房西房的客堂又叫东西雅座,里面的桌椅全用紫色的油漆涂刷,桌面者用白布铺垫。堂倌们分工明确,有专为茶客拿茶具的,称作“撒碗的”;有专为茶客倒水的,称作“开水的”;还有专为茶客递茶点、端烧卖、算帐的,算帐的被称作“跑堂的”,栏柜上的帐房先生专门收款,另外还有一名盯堂拨座的。那时的付款方式是,茶客先吃喝,不收钱,吃完后以盘碟数目计算,把钱数喊出去,如“咳,一座一元六角三,到柜!”由茶客自己到栏柜上付款。盯堂拨座的就是配合跑堂的查点盘碟数目,以防茶客把盘碟装走或悄悄扔掉,少交或不交钱,这个茶馆经常是茶客盈门,客堂满时多过二百人。

  呼和浩特史料记载,解放前其名称叫德顺源。1949年改名为德兴源,当时曾经是归绥规模最大的一家茶馆,驻店的师傅、伙计曾达五六十人。在民间流传着,德兴源有“三绝”。一绝是烧麦皮薄如纸,用筷子夹起虽下坠而不破,烧麦馅味道鲜美滑润而不腻。北京民族文化宫餐厅做烧麦的师傅,就是从德兴源选调去的。二绝是茶点品种繁多、工艺精细,其中最著名的是刀切。三绝是跑堂续水的师傅沏茶续水不仅技术独特,而且很有名堂。“凤凰三点头”是铜壶高举分三股倒满一扣碗水,不洒不溅。那时旧城德兴源的老茶客们,要上几样茶点和一二两烧麦,与三五茶友谈天说地。

  同和园演绎青城风雅

  大西街德兴源茶馆隔壁就是一座誉满青城老戏园子同和园,后改名为同乐剧场。它与民众剧场、共和剧场、大观园、和平剧场不同,剧场的大门不是临街,而是面对着一个面积不太大的院子。从外面看,如果不是小院门口挂着同乐剧场的牌匾,初来乍到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院子里还有一座能容纳八九百人的剧场。剧场座南向北,要进剧场先进小院。院子里东西两边,是票房和卖糖果糕点的小店。在这里每天演出的,既有本地的剧团,又有巡回演出的外来文艺团体。演出不光夜场,有时也有午场,午场的票价比夜场要便宜。那些爱泡茶馆的老茶客们,在德兴源吃饱喝足后,便三五成群到同乐剧场听戏去了。

  呼和浩文史资料记载,大西街的“同和园”又是当时有名的“大戏馆子”,其中能摆一百二十张方桌,每张方桌正中坐两人,左边坐两人,为了不妨碍看戏和端盘子的方便,右边却只能坐一个人,五人坐一桌。至于所吃饭菜分为“四六席”和“改菜席”两种,“四六席”是四干果、四冷荤、四大碗和六个中碗,中碗里边有一碗海参,大米饭、花卷、黄酒而外,还有马蹄酥一类的“腰饭”。1902年(光绪三十年),每桌“四六席”五吊多“城钱”,合一两多银子。“改菜席”也是四大碗、六中碗,只是把“四六席”里边的九个肉菜改为海菜,添了干贝和鱿鱼一类的东西,“腰饭”也比“四六席”为高,每桌十五、六吊“城钱”,合不到三两银子。

  大西街 旧貌换新颜

  近几年,在旧城“旧貌换新颜”的城市改造的大潮中,几乎全部清末民初的古老建筑都被相继拆除。错落有致的老商铺建筑及老戏园子已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建筑体量和尺度大大超过了原来的格局。明清遗韵已被喧嚣声所淹没,孤零零的两排商铺,仿佛在对自己最后残留的命运发出一声叹息。

  解放后,大西街还是当时棺材铺、杠房铺、鼓匠房的集中地,也是呼和浩特市最早的殡葬服务店铺,它们是旧城其他街道范围内绝无仅有的。老人们把观点不同的人为一件事争论不休叫做抬杠,旁观者有时会说“你们真是大西街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是说大西街有个杠房铺,他们在抬死杠。那时候,国家还没有实行火葬,所以这些店铺,可以为逝者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殡葬制度实行改革后,这个行业也很快就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

  随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大西街彻底改变了它的容颜。宽阔的街道,两侧林立的高楼,街道两侧是五花八门的店铺。全新的大西街,一直延长到扎达盖河的县府街大桥。

  实际上,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落后的老城区在每个城市都是存在的。由于这些老城区地处市中心,治理成本很高,结果便从原来的优势地域变成了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现代化和传统文化形成的矛盾。但一座城市,如果都是高楼大厦,传统文化记忆就会失去很多。在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怎么保持城市的传统特色?这是摆在我们城市规划者们面前的一道考题。

[责任编辑: 张继春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头条新闻
• 玉泉区:“早、稳、廉”三字方针做好村“两...
• 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互联网+”思维学起来
• “青春创意汇”为青年创造梦想空间
• 运动的孩子最健康 健康的孩子最快乐
• 玉泉区通顺街小学举办第三届家长开放日
图片新闻
商韵荡漾大西街
美呆了!窗上奇花爱心
部门新闻
• 呼和浩特市推出流浪人员救助卡
• 民警:谁的自行车?请来认领!
• "最美青城人"道德模范---敬业奉献 刘丽萍
• 玉泉区教育局举办学生团校成立暨团课讲座活动
• 玉泉区三家旅游企业入围内蒙古成长企业百强...
商韵荡漾大西街
专题报道
玉泉区召开立行立改现场观摩会暨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会
玉泉区召开立行立改现场观摩会暨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通报会...
玉泉区区委书记周强走进第六中学慰问教师代表
玉泉区区委书记周强走进第六中学慰问教师代表...
网站介绍|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站工作人员|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